宋行标
初夏淋漓,年逾古稀的吴冠中先生于桥头轻轻支起画板,望着静谧停泊的乌蓬,白墙黑瓦的民家,咂了一口薄酒,品味起这烟雨空蒙的江南水乡。
明澈而芳菲,弥散亦缱绻,虽不得见蓼红苇白的掩映,却依然有着绛珠仙草的灵性。杨柳依依,仙袂丝绦下垂,柔柔涤荡于潺潺河水,幻化沿途景致。乌蓬船或静谧停泊,或轻摇桨橹于水乡款款清流之上,歌谣着过来,又歌谣着过去,拖出一路长长的涟漪,蜿蜒到了各家白墙黑瓦的门庭。浅浅的岸堤,稚童的额顶留着的是一小片青瓦,胖如莲藕的小手,在帮爹娘系缆。门庭口的石阶上,堆放着器皿与收获,桶里有鱼,有虾,有蟹;筐里有莲荷,有红杏,有鲜李,当然还少不了江南女子所青睐的绣花的绸缎和剪花的粉纸。
所有的一切,是那么平常,又是那么不可思议。平常在于这是水乡亘古流传的自然景色,而不可思议的是这秀丽旖旎的风光出现在吴冠中先生提名为《江南水乡》的画卷中。
吴冠中《江南水乡》
吴冠中,江苏省宜兴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绘画大师。早年就读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随潘天寿先生学习国画,由于在此期间,杭州艺专正是林风眠为校长的时代,主要教师均为二战前后留法的画家,因此吴冠中先生深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不久之后便转投油画学习,这对他日后的国画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九四七年,吴冠中先生赴法国留学,比较系统的研究了欧洲的传统和现代艺术,这些都为其中西融合的艺术主张及表现形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纵观此幅《江南水乡》,从表现的形式上看,醇醇的中国古典文化意境渗透其中,但从绘画的技法来看,则又深深地打上“吴冠中式”的烙印。一贯的吴式墨线,在蜿蜒中迂回变化着浓淡粗细;一贯的吴式色块,在分割中曲折交替着深浅浮沉。江南特有的乌黑的屋顶和门窗,在绿树的枝条里隐约,几艘停泊的乌蓬船,又在悄然的河水中荡漾嫣嫣。体察之精微,表现之细腻,足可见吴冠中先生对水乡那份真挚的情怀。
《江南水乡》创作于1988年,为吴冠中先生的晚年的得意作品。画面布局工整明快,主树木自下而上延伸,顶天立地,贯穿整幅,位置近似于黄金分割,使得画面主次明确,更显张力。画面中间大幅留白,作为白墙,黑色屋顶,层层掩盖。为不显得头重脚轻,于下卷绘河流、乌蓬;为不显得右重左轻,于左卷再绘树木枝条。黑门、树木、阶梯均于中幅严密对称,足以见得吴冠中先生对此幅《江南水乡》构图上的良苦用心。画卷左下角与右上角分别钤“吴冠中印”白文印和“冠中写生”朱文印,再现对称的妙景。
于是,跟随着吴冠中先生的《江南水乡》,缓缓地走着,走在青石板的铺成的路上,坑坑洼洼错列地向远方延伸。千百年来,多少急促或悠闲的脚步踏过,早已被打磨得光亮。微微觉得累了,便坐在河边的石板上休息,看着河边的妇人捶打着衣衫,相互谈笑;身旁有几位老人正在下棋;河面上有几个光着身子的孩子,正在互相拍水嬉笑,这些景致更为绍兴的静美平添了几分味道。
恰值黄梅季节,薄薄的云在头上漫不经心地掠过,微微有些许阳光弯弯斜斜地从窄窄的屋檐间照进来,潮湿,但并不沉闷。小雨悠然飘洒,走在弯弯曲曲的小巷,默赏迤俪穿梭的流水,似乎有一种穿越时光的爱怜。
江南水乡的雨,明媚而温和,分明是可以滋润到人心田里去的。远处竹笛声韵婉转,如此的缠绵,在夜色里滑过青绿的水塘,穿过疏密的林稍,漂流那思念心房。笛韵声声里,悄然细雨自天幕垂来,丝丝的,绵绵的,随着清风扭动着轻盈的身姿,在夜色里竟然袅娜明晰起来。
迎着淅淅沥沥的雨,独自行走在江南的角落。听桨声激荡,看烛影摇红;观乌蓬点点,瞻沙鸥翔集;从漏窗花影、芭蕉夜雨的沈园到亭台楼榭、蔓萝缠绕的青藤书屋,每一处都是一种不同的感受。斜风细雨中的江南就像一个尚待自闺中的婉约女子,隔着一层薄薄的面纱,娇羞中带着一丝怯意,婉约中带着一份韵致,让人满是怅惘与希翼;她象温情脉脉的水,夹杂着扑面的烟霭;她象满是葱绿的玉,跳动闪烁着熠熠灵气,在这片氤氲的土壤中绽放着那一份绚丽与缠绵。
纷纷扬扬,缠缠绵绵的杏花细雨,让整个江南都笼罩在温润的怀里,染湿连绵的山峦,抚摩一江的春水还有那晚归的帆影,描摹出莺莺燕燕的江南水乡,刻上朱色的印,系上粉红的丝,等待一个明媚的日子来临,展开静默的情怀湿润清凉的眼睛。
倚窗听雨到天明,雨的身形在悄然中隐去,那满目的青瓦白墙尽被一层迷蒙的晨雾轻笼,烟气笼罩着模糊的远峰,流翠映入其中,已然分不清哪个是现实感受的江南水乡,哪个是吴冠中先生画笔下的《江南水乡》。
烟雨凄迷的江南水乡,一切湿漉漉的,连记忆也是。河水缓缓地流动着,水很清,水草与鹅卵石都看得很清楚。淡淡的阳光射进去,跳出来,伴随着叮叮咚咚的流水声,愉悦,明亮,宁静。河滩上仍旧停着几条乌篷船,艄公戴着草帽,坐在船尾,没有忙着招呼顾客,只是独自叼着大烟斗,咂着嘴巴,乌黑的船篷浸没在轻柔的雨水中,组成了一幅悠闲自得的水墨画。踏上摇摇晃晃的乌蓬船,轻摇桨橹,缓缓地在河道间穿行着,水荡开去了,吟哦着荡过了四季,荡过了时间,却留下了刻在水中的赞叹:“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水,江南的船,江南的灯影桨声就在停留在身畔,河水从脚边兀自流过,互相激荡,清脆悦耳,独一无二,与生命是那么接近,以至于分不清昼夜,辨不明东西。看着两岸的人家,感觉如此的和谐,如此的静谧,一种人性的恬淡弥漫于天地间。
天是安详的,地是宁静的,人也是悠闲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安然而踏实。一家家小店被布置得井井有条,赏心悦目。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几双筷子,就是这么干干净净的陈列着,女店主只是向你点头微笑,古铜色的脸上,笑容异常甜美而纯朴。
默默地呼吸着,体会着,漫步着,江南水乡就是这么一个恬然而质朴的地方,可以从从容容地走在落霞的水巷,可以坐在竹椅上慢条斯理地品茶,可以在暮年回首的时候,也能够微笑着回想着自己生命中水一样剔透,蜜一样甜美,茶一样清香的岁月。
水乡是现实的,那一方婉约土地中的一水一草一木皆触手可及;但她亦是梦幻的。江南的梦,在于人们脱离了她自由回忆的时候。所有的记忆空白,都由自己的美好想象填充。于是,江南在梦中变得更为真实,实实在在成了一个人的江南,专属于一个人的江南。
水乡是一种感觉,在宋人词作中悠然自得。“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杨柳岸,晓风残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久久站在江南的水土之上,低声诵读宋人笔下的江南,感受在那个久远的年代发生的近在咫尺的江南韵事,将永远沉淀于此,让后人在一片祥和中,寻找深处的墨香的足迹。随而走去,是一个又一个的江南。
究竟是江南的水乡,还是水乡的江南已经无从分辨。青葱与嫩绿,点缀生命的律动;白墙黑瓦,见证着历史的沉积。一泓碧水枕着弯弯的河堤,柔软的草漫开光荫一片;低垂的枝条撩拨河流的心弦,幽幽庭院内笼出一帘的青翠。涟漪轻轻,揉皱了水中的倒影,一圈圈地漾开去,漾出了江南水乡的情。
作者简介:
宋行标,字修水,号长石,1957年7月出生,浙江绍兴人,现为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副会长。先后出版著作共计70余万字,获优秀著作出版奖;同时发表理论文章50余万字,分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及哲学课题奖。
主要著作:
·《中国绍兴水文化》 中华书局2001年3月
·《长石论集》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8月
·《画坛拾微》 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3月
·《近现代中国绘画名家名作赏析》 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1月
·《情系江南——艺术家笔下的江南水乡》 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3月
主编书目:
·《商学之祖范蠡与当代绍兴商人》(主编:吴慧、副主编:宋行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4月
·《水墨江南》 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年4月
·《文化江南——陈逸飞、潘鸿海、梁平波绘展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年3月
·《潘鸿海油画作品选集》 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10月
·《王羲之书法全集》(1—10卷)(主编:江吟、宋行标)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6月
·《陆俨少绘画作品典藏》 (编著:陆亨、宋行标)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5月
·《林风眠绘画作品典藏》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6月
·《长石斋珍藏集》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6月
·《国风——中国近现代艺术珍选集(全二册)》 西泠印社出版社2018年5月
来源:环球商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