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政府,感谢包保干部,亲自把证送到我的手上,你们政策一宣讲,全家人心里的疙瘩都解开了。”15日,通城县隽水镇柳峦村6组91岁的老兵胡光林激动的握着前来回访的干部的手,连连道谢。
事情还得从几天前说起,隽水镇柳峦村是通城县工商联包保的村,县委统战部作为下沉牵头单位,在其联合走访入户时,了解到该村6组胡光林是一名抗美援朝时期的老兵,91岁的胡大爷目前身患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由两个儿子轮流照看。
偶然听到村民议论抗美援朝老兵每个月有1600多补助后,胡大爷大儿媳黎亮香坐不住了,老爷子领补助的卡向来是由小儿子胡名权保管,但每个月拿到的钱才200块不到,她认为是弟弟私自占有了老爷子的补助金,一家人心里便渐生嫌隙,到现在互不理睬,甚至觉得胡名权拿了老爷子的钱,就应该由他照看胡大爷。每每说到这时,胡名权满腹委屈,多次向其解释,可并没换来认可。
了解具体情况之后,县委统战部工商联包保干部郑国来,第一时间联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向其打听有关抗美援朝退役军人的优待政策。据该局服务中心副主任罗伟民介绍,抗美援朝时期的退役军人分为两类:国家政策明确规定,1954年11月前、部队实行供给制时期入伍的抗美援朝志愿军,享受每月1600多的政府津贴,对于1954年11月1日后、部队实行义务兵制度时期入伍的退役军人,只能享受每月200块补贴。
通过一番调查核实,事情便明朗了。郑国来片刻没耽误,第一时间邀请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一起上门为胡大爷一家答疑解惑,并为其补办了义务兵退役军人证,把证件送到胡大爷手中。
“对国家政策的不了解,使得我们一家人有了这样误会,现在通过你们的宣讲,我们心头的心结也解开了。”大儿媳黎亮香说。
至此,胡大爷一家的津贴风波得到圆满解决,另外,得知胡大爷哮喘病比较严重,一同前来慰问的通城县隽水商会党支部书记孔庆平,作为一名湖北省模范退役军人,他表示,将通过自己的志愿者服务队,每个月不定期的上门免费送药,让胡大爷在家安心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