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3 20:16:52 来源: 网易咸宁
举报
春节期间,
省博“镇馆之宝”及一大批
难得一见的国家级珍贵文物
在咸宁市博物馆与大家见面!
带大家感受
辉煌厚重、悠远流长的荆楚文明
小编带你一睹为快!
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
元青花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奇葩,因为传世量少而显得弥足珍贵。带有人物图案的元青花梅瓶全世界不足10件 ,更是稀世珍品。2006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郢靖王墓的元青花梅瓶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 。通常情况下,一件元青花瓷器仅描绘一幅主题图案,但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的主题图案却有四幅:宋代著名理学家周 敦颐与莲花,象征其品德高尚、廉洁奉公;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与兰花,以喻其隐逸高雅;东晋著名诗人陶 渊明与菊花 ,以喻其淡泊名利;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与梅花、仙鹤,以喻其傲霜脱俗。四幅人物故事图既各自独立又和谐统一。这突破了以往一瓶一画的格局,体现了工匠大胆创新的绘画技艺,同 时,也反映了元青花烧制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食器。器身饰凸弦纹,外张扁足有棱,似简化夔身。扁足鼎见于新石器时代,盘龙城的扁足鼎是较早的青铜鼎。酒器。长流,短双柱,尖尾,弧腹,平底。器身饰饕餮纹、夔纹。爵前面有流,后面有尾,腰下有足,造型像鸟雀,而古音“爵”与“雀”通,故得名。酒器。侈口,口沿有伞状双柱,斜颈,鼓腹,平底下有三尖足,有鋬。器身饰饕餮纹、夔纹。斝与爵配合使用,专向爵内注酒,并兼作温酒器。《礼记·礼器》记载:“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散”,散就是斝。酒器。侈口,斜颈,细腰,喇叭圈足。腰部饰饕餮纹,足部饰2个“十”字形镂孔。觚为酒器,初见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末和周初。觚早期为圆形,直腰,后期腰中部隆起,出现方觚和棱角。孔子曾说:“觚不觚,觚哉!觚哉!”感叹社会的变化。通高75.5厘米,鼓面径59.5厘米,重47.5公斤乐器。鼓身横置长方体鼓座上,上部有弧凹形冠。圆形仿皮质鼓面无纹饰,鼓腔两端边缘饰三周仿皮鼓鼓钉的乳钉纹。鼓身及鼓座饰细线云雷纹构成的兽面纹。此类仿木腔皮鼓,存世仅两件,另有一残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乐器。弧于,直口,有柱状甬。甬上细下粗,有旋斡。器表铸有长枚,钲部饰鼓部和篆间饰窃曲纹、乳钉纹。此套编钟为窖藏出土,出土时,较大的四件钟钟口相对,三件小钟分置其中,同出尚有鼎、戈、矛、斧等7件。通高24.85厘米、盘口径11.2厘米、人高12.3厘米用具。由灯盘、曲柄、铜人组成。灯盘方唇,直腹,平底。铜人左手托飞鸟,右手擎灯,头挽右髻,深衣,博带,发、须、眉刻画入微,深衣下部饰勾连云纹。灯座以三只尖嘴铜凤鸟为足,表面饰龙纹。楚墓出土有人骑骆驼灯、跽坐人擎灯,直立人擎灯尚属少见。水器。平沿,方唇,圆腹,平底,圈足,盆中立一凤鸟。腹部有4个衔环铺首,器身饰蟠螭纹、勾连云纹,凤鸟饰羽纹、翅膀饰云纹。青铜盆、盘均为祭祀重要水器,器内常饰有动物纹样,立凤鸟者少见。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玉龙是湖北较早的龙的形象。龙的形象一直延续至今,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青白色。岫玉。本件分盖,瓶身两部分。壶子母口,直颈,颈部有环钮,溜肩,鼓腹,平底。器身正反两面各雕琢顾首凤鸟和花卉,两侧雕琢一龙一凤。盖顶雕刻衔枝顾首卧凤。青白玉。云头,曲柄。曲柄中央拱起处有椭圆形牌,圆尾,上面雕刻八仙人物、松柏。白中泛青。本组玉雕有鼠、牛、虎、龙、蛇、马、羊、猪、狗,原为十二生肖玉雕之一部分,兔、猴、鸡已佚。从玉料和做工看,本组生肖玉器为清中期作品。玉虎。蹲坐,长尾翻卷贴背。玉虎最早见于商代,绵延至今,多取其辟邪祥瑞之意。展品远远不止这些
本次展览有72件“国宝”与大家见面
快约上亲友一起去看看吧~
主办单位
湖北省博物馆 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
咸宁市博物馆
免费展览时间
2022年1月25日-2022年3月31日
09:00-16:30
(除夕、初一、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咸宁市博物馆三楼临时展厅


本文来源:网易咸宁
责任编辑:
滕翔昊_xn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