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需轻触屏幕,无人船就能代替人工完成水下探测,不仅安全还高效!”9月上旬,在仙桃东荆河岸边,无人船平稳驶入河道,其搭载的集成多波束测深设备如同“水下慧眼”,将实时水深数据传输至后台。这标志着东荆河河道测量正式告别“人工模式”,迈入“智能时代”。
据悉,此次东荆河关键河段探测工作由湖北省自然资源灾害应急技术中心联合省汉江局仙东分局开展,创新采用“空中+水下”双线联动模式,实现全方位、高精度探测,工作已分两阶段顺利完成。无人机空中测绘已于7月初完成,重点覆盖仙桃东荆河96.81公里河道(含640米大垸子闸段),涉及桩号荆左67+830-164+000的重点险工险段。无人机以高空视角快速扫描,精准捕捉河道地形、岸线走向、滩涂变化等数据,为河道整体情况提供直观影像支撑。
无人船水下探测于9月上旬完成,探测范围为仙桃东荆河76.67公里河道(桩号荆左67+830-144+500),尤其聚焦同心垸、邵沈渡、太平口等8处险工险段。这些区域因河泓近岸、水流湍急,曾是人工测量的“高危盲区”。而无人船凭借灵活机动性与抗干扰能力,不仅规避作业风险,还能精准获取水下地形数据,并通过多次测量数据综合分析河床冲刷、淤沙等情况。
目前,仙东分局已启动数据处理工作,将通过专业软件整合分析“空-水”双线数据,绘制高精度河道断面图。这些数据将成为东荆河抗洪抢险、险情治理、河道维护的核心“决策依据”,为后续水利工程规划与灾害应急响应提供精准支撑,进一步筑牢东荆河防汛安全的“科技防线”。
通讯员:杜支垚
来源:仙东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