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悠悠,群星璀璨。9月24日,第五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开幕式暨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演出盛大举行。参演艺术家、歌手、演员怀着对曹禺先生的崇敬之情,带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踏上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为这场文化盛会助力添彩。
“我像是一只南来北往的飞鸟,山山水水,高山平原……我认识许多人,听过许多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声音,但没有一处使我感到如此亲切,如此动心。像‘潜江人’这三个字,使我从心里觉得温暖、明亮。人问我:‘你贵处哪里?’我答‘潜江’。”知名演员刘威深情朗诵了曹禺先生的散文《我是潜江人》,他说这是初次来到潜江,曹禺纪念馆、曹禺公园等一系列曹禺文化地标让他看到了潜江人民对曹禺先生的敬重,对曹禺文化的敬重,“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让曹禺先生的文学精神、戏剧精神,以及对于人的感悟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故乡情结是一种长在骨子里,留在血液中的情感。”作为湖北籍演员,史可也被曹禺先生的故乡情打动。她说,这些年来,不管走得多远,在他乡生活多少年,只要回到家乡,所有美好温暖的记忆都会涌上心头。这种魂牵梦萦的情感,会伴随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浓烈。
史可对曹禺文化有着深厚感情,曾在话剧《日出》中扮演过陈白露,在话剧《雷雨》中扮演过繁漪,在话剧《原野》中扮演过焦母。“因为有你在戏剧里同行,我们的道路星光闪耀;因为和你在剧本中邂逅,我们的生活总是热泪盈眶;因为你对戏剧的热爱,总能凝聚起前行的力量。更因为你,我们走进你的故乡——美丽的潜江。”在晚会讲述环节,她以精湛的独白功底,用饱含深情的眼神和极具感染力的声线,恰到好处地传达了文字背后的情感。
当晚,国家一级演员徐涛同样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曹禺先生作品的魅力,激发了观众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他说:“曹禺先生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唐朝诗人李颀有一句诗:‘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我想这也是曹禺先生最想对戏剧说的话。”
“曹禺先生留下了众多经典的戏剧,在曹禺先生的家乡参加这个活动,我感到很幸福也很荣耀。”徐涛还透露,这是他第二次来潜江,第一次是为了吃小龙虾,第二次是为了戏剧,吃龙虾、品戏剧是来潜江不可错过的美事。
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石头用充满激情的歌声,为本场晚会注入了别样的活力。他说:“《雷雨》是我接触的第一部话剧,当时看完感觉深受震撼。这么多年过去了,曹禺先生的这部经典作品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希望曹禺文化周能够一直办下去,历久弥新。”
石头与潜江的缘分不仅在于对曹禺作品的喜爱,还因为潜江龙虾。他第一次来潜江是2013年,参加第四届湖北潜江龙虾节演出,品尝了地道的潜江龙虾,至今记忆犹新。演出结束后,他还打算再去好好吃一顿潜江龙虾。
在当晚戏剧《雷雨》片段演出中,青年演员王嘉山用精湛的演技,将角色周萍生动细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雷雨》是一部经典作品,不只是周萍,里面的很多角色就个人命运而言都是一场悲剧。此次演出中,导演用一面镜子来映照周萍和繁漪的内心,希望通过这个细节设计,在短时间的片段演出中,更好地将角色的内心张力挖掘出来,呈现出更好的效果。”王嘉山对记者说。
在曹禺先生的家乡演出曹禺先生的戏,王嘉山内心格外震动。站在曹禺大剧院的舞台上,当大屏幕投放出曹禺先生的名字和戏剧时,他仿佛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整场演出都变得格外神圣,意义非凡。
在众多明星当中,记者发现了一张“熟面孔”,她就是中国女高音歌唱家王喆。早在2010年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时,王喆就担任过助阵嘉宾,她宽广的音域、华美的音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给潜江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晚演出中,她以一首歌曲《留下一语伴故乡》表达了对曹禺先生的敬意,也向潜江观众致以重逢的问候。王喆说,这首歌以诗意的方式刻画了曹禺先生的一生,将他的艺术成就与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完美结合,让观众得以通过音乐的方式感受曹禺先生的魅力。她选择了用唯美且有艺术性的方式来演绎这首歌,希望用歌声表达对曹禺先生的敬意。
“活动结束后,一定要品尝一下潜江龙虾。”王喆还透露,在北京的时候就对这一美食十分喜爱。
以先生之名,邀天下之士。这些明星嘉宾们,如同璀璨星辰,在曹禺文化周的天空中闪耀。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诠释着曹禺先生的作品,传承着曹禺文化的内涵。他们的到来,让曹禺文化周更加精彩,也让潜江充满了艺术气息。相信在他们的影响下,会有更多的人了解曹禺先生,热爱曹禺文化,让曹禺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万云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