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0 09:36:12 来源: 荆门公安

湖北
举报
近日,城区发生两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案金额共计12.2万余元,涉及虚假投资理财和虚假网络贷款两种常见诈骗类型。
虚假投资理财 骗走女子11万元
11月7日,城区一商店内,一名女子在小红书App上添加陌生网友后遭遇诈骗,该网友谎称在深圳经营“德国数控机床大品牌”,以共同投资“国际黄金”为由引诱女子参与,随后发送陌生网址引导其进入某证券的虚假网站,女子在对方诱导下向指定账户转账,后续发现网站无法进入,才察觉被骗,涉案金额达11万余元。
该起虚假投资理财诈骗中,诈骗分子先通过虚构“深圳大企业经营者”身份,利用“大品牌从业者”的虚假标签降低受害人戒备心,让其误以为对方具备专业投资能力和可靠资源;再以“国际黄金投资”为幌子,抓住部分人追求高回报的心理,用“共同盈利”的说法激发参与意愿,掩盖诈骗本质;最后搭建某证券虚假网站,后台可人为操控账户数据,初期可能展示小额“盈利”稳住受害人,待其加大投入后,直接关闭网站卷款跑路,切断受害人追溯途径。
近期,不少市民也收到了荆门反诈中心通过96110短信发布提醒:当心虚假投资理财诈骗!诈骗团伙通过网络散布“内幕消息”“专家指导”等虚假信息,诱导您下载虚假投资App,这些App数据均可由后台人为操控。您看到的账户盈利只是数字,当提现时,便会以“缴纳个人所得税”“保证金”“账户被冻结需解冻”等理由要求您不断投钱,直至血本无归。请勿点击陌生链接,勿扫描未知二维码。对超高收益的投资要保持戒心,天上不会掉馅饼。
遭遇虚假“放心借” 女子赔了1.2万元
11月10日,家住城区的一女子因有贷款需求,下载注册了名为“放心借”的贷款App,客服告知其贷款审核已通过,要求绑定银行卡及提交个人身份信息,女子按要求完成操作后,对方又称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导致贷款冻结,需缴纳保证金解冻才能放款,女子信以为真,通过微信、支付宝分7笔向对方转账,累计被骗1.2万余元。
此类虚假网络贷款诈骗的套路同样具有迷惑性,诈骗分子先使用与正规贷款平台相似的“放心借”名称,利用受害人对常见贷款产品的认知偏差,诱导其下载虚假App,误以为是合法贷款渠道;接着快速告知“贷款审核通过”,满足受害人急于获得资金的需求,使其放松对后续要求的判断力;最后编造“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导致贷款冻结”的谎言,实则可能是后台篡改卡号信息,制造“资金无法到账”的假象,再以“解冻”为由索要保证金,利用受害人担心贷款泡汤、想尽快拿到钱的心理,一步步诱导转账。
反诈民警提醒:市民切勿点击陌生链接、扫描未知二维码,对超高收益投资保持戒心,申请贷款时务必通过银行官网、正规金融机构App等官方渠道,牢记“凡是放款前要求缴费的都是诈骗”“天上不会掉馅饼”,遇可疑情况及时拨打96110反诈专线咨询或110报警。

本文来源:荆门公安
责任编辑:
冯志力_JM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