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掇刀区白庙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聚焦背街小巷、小区楼道楼顶等重点部位,常态化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各类生产生活垃圾及“三堆两垛”“三乱”等顽疾,取得了一定成效。
直击环境整治“重点部位”
长期以来,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楼道、楼顶平台等区域因位置隐蔽、管理难度大,容易成为环境卫生的“盲点”和“痛点”。杂物堆积、垃圾乱扔等问题不仅影响市容观瞻,更存在巨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为此,白庙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明确将此类区域列为近期工作“主战场”,制订详细整治方案,划片分区,责任到人,确保整治工作无死角、全覆盖。
全面清剿“三堆两垛”与“三乱”顽疾
本次行动的核心任务是向“三堆两垛”和“三乱”现象宣战。
围绕清理“三堆两垛”,执法队员联合社区工作者、物业及专业清运工人(车辆),对辖区内积存的沙土堆、粪便堆、杂物堆、柴草垛、砖石垛开展拉网式排查和集中清运。这些堆垛不仅占用了公共空间,更是卫生死角。通过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一批长期困扰居民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共空间得以还原。
针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接乱象,该中心采取宣传劝导与依法拆除相结合的方式,对侵占公共区域、存在安全隐患的违章建筑和临时搭建物,依法予以拆除。对在楼道、消防通道等公共区域私自堆放家具、纸箱、废旧物品的行为,责令当事人限期清理,逾期未清的,由执法人员统一进行清理,确保“生命通道”畅通。对小区内私拉乱接的电线、电缆,特别是“飞线充电”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剪除废弃线路,规范电线布局,极大地消除了火灾隐患。
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回潮
该中心着力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
加强日常巡查:建立“网格日常查、执法队员重点查”的二级巡查机制,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强化宣传引导:该中心通过张贴公告、上门宣传等多种形式,向居民普及维护公共环境的重要性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居民自觉摒弃陋习,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建立“回头看”制度:定期对已完成整治的区域予以复查,防止乱堆乱放等现象死灰复燃,确保整治效果持久化。
“以前楼道里堆得满满的,走路不方便,现在清理干净了,看着好多了,也安全些!”家住蔡湾社区的张女士对整治效果表示肯定。
白庙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下足“绣花”功夫管理城市,努力为辖区居民创造一个更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杨涛 王启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