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的主题“早防早治,守护认知”,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面向全社会的健康邀约。随着我国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已不再是“别人家的烦恼”,而是每十个家庭就可能遭遇的现实。当记忆被悄悄“偷走”,我们能否提前关好那扇窗?答案就在“早防早治”四个字里。
提高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
阿尔茨海默病≠“老糊涂”。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隐匿起病、进行性加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核心病理是脑内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元死亡、突触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ABC”三大核心症状:生活功能受损、精神行为异常、认知持续下降;由于症状与“正常衰老”重叠,约70%的患者首次就诊时已发展到中重度,错过最佳干预窗口。
早防:把“防病”融入柴米油盐
2025年国家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信息》将其概括为“护脑黄金六法则”:通过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终身学习、社交活跃、慢病共管、优质睡眠,以及戒烟限酒、避免头部外伤、减少空气污染暴露等,可以降低30%—40%的发病风险。
早治:与时间赛跑的黄金窗口
目前AD尚无法治愈,但“可治可缓”。2025年新版中国痴呆诊疗指南强调“三步走”:
1.早期识别:65岁以上老人每年可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一次免费Mini-Cog或AD8量表。家人若发现“近事遗忘、重复提问、性格改变、迷路”等十大预警信号,应陪同到综合医院记忆门诊、神经内科或精神专科就诊。
2.规范用药:①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用于轻中度痴呆;②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用于中重度痴呆;③靶向Aβ淀粉样蛋白的单抗类药物(如仑卡奈单抗),适用于早期患者,可延缓疾病进展约27%。
3.非药物干预:认知训练、音乐疗法、光照治疗、运动康复、怀旧治疗,被证实可改善情绪、延缓认知下降2—3年;同时,专业照护培训(防走失、防跌倒、吞咽训练)可显著降低住院率与家庭负担。
守护认知,共筑未来
阿尔茨海默病就像一条逐渐漫上的河水,我们或许无法让它倒流,却可以在堤坝尚未溃决前,筑高每一道护栏。2025年,让我们记住“早防早治,守护认知”——从今天开始,为父母、为自己、为未来的自己,多做一次血压测量,多走一千步,多读十页书,多一次耐心倾听。别让记忆孤岛化,别让爱断线。因为守护认知,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未来。(通信员 朱玲)
科室简介
荆门市中心医院北院区神经内科成立于2004年,是国家卫计委高级脑卒中防治中心,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荆门市首批甲类临床重点专科,位于北院区住院部15楼,开放床位45张,现有医护人员21人,其中医学博士1名,硕士5名,护理本科生15名。
主治范围: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如痴呆、帕金森病)、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脊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如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肌肉疾病、周围神经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面神经炎)、急慢性头痛头晕、抑郁症、焦虑症及各种睡眠障碍。
专业特色:本学科以急危重症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与护理为特色,尤其在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技术及各型痴呆、神经重症、疑难患者的诊治技术等方面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北院区神经内科是荆门市最早开展脑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的专业,有专门从事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专业团队,已独立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动脉内取栓、动脉接触性溶栓、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血管慢闭再通等国内先进的治疗技术,并有专业的医师从事神经心理、神经电生理、神经康复的诊疗工作,目前处于省内同行领先水平。
服务理念:科室始终坚持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精准医疗”的科学服务观,创造性开展诊疗服务和科研工作,奠定本科室在荆门市的领先地位,为荆门市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科室地址:北院区住院部15楼
科室主任:朱玲
护士长:龙晓翠
科室电话:0724-230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