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来电:金龙泉啤酒,在荆门本地比外地卖得贵,不太好想。是否涉嫌价格歧视?我说说看法。
(一)啤酒不是政府定价商品。厂与商,有权根据各地市场供需、竞争状况,在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销价。
它不是水电气。它的价格可以随行就市。政府管天管地,管不着“同酒不同价”。
酒价自由才能出好酒。
(二)“产地贵”现象背后的逻辑可能是:
金龙泉是荆门的老牌,在本土有更强的认同感和消费偏爱,需求刚性相对更强,金龙泉可能凭借这种精神价值迷思给本地人设定稍高价格。
用今天的话说,叫情感溢价。
一旦出了荆门,谁认得你金龙泉是哪条沟里的龙?
满大街雪花、青岛、百威,狼多肉少,不把价格压得低低的,裤腰带勒得紧紧的,谁买你的账?
在家是爷,出门装孙子,是策略。生意嘛!
非是不念故园,实则江湖路远,须看菜吃饭。
(三)是否存在价格歧视?
《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同等交易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注意,这里约束的是经营者,而非消费者。“价格歧视”的板子,打的是商家对商家的屁股。
在荆门买金龙泉比武汉贵上些许,这叫“市场调节”,不叫“价格歧视”。
同一种啤酒在不同地区的零售价差异,法无禁止。
(四)认定金龙泉此举违法,必须先认定它在荆门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如果它在荆门市的啤酒市场独占鳌头,有能力阻碍其它品牌的竞争,挥手间便可让雪花凋零、青岛黯淡、百威退避,方可认定其有这个支配地位。
金龙泉显然还安不上。
在荆门,金龙泉可能是一方豪强,但它能让雪花、青岛们卷铺盖滚蛋吗?
(五)作为消费者,最硬的武器是选择权。觉得金龙泉贵得没道理,不买就是。
雪花不够爽?青岛不够纯?百威不够嗨?
沉默的转身,是最有杀伤的反制。厂家,商家,最怕的是用脚投票。
买的人少了,你看他急不急!
(六)我想对金龙泉说的是,如果你们的“本地贵”是真,我作为本地消费者,能理解。
金龙泉流出本土河床,面对的是另一番天地。
江湖浩渺,市场无情,此时,低价便是叩开他乡门市的投名状,只有压低身段,在价格的红海中搏杀,方能在异乡的土壤里扎下一缕细根。
(七)然则,我还是主张你们,作为生长于斯的品牌,能关注本地消费者感受,尽量避免“本地贵”的价格反差。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金龙泉,已进入几代荆门人的记忆,进入这座城市的灯火阑珊、琥珀深夜、红白喜宴。
我们用乡音唤它,用乡愁浇它,用乡情托举它。
荆门父老对你倾注如此赤诚厚重的乡情,如果这份乡情得不到价值回报,如果这份乡情被透支、被磨损,那维系品牌与故土最坚韧的脐带,或将寸寸断裂。
乡情有价乎?有价,它是市场天平可以称量的法码。乡情无价乎?无价,它是血浓于水的精神资产。
我们不能苛责金龙泉的商业谋略,只是期许它在大海里扑腾时,莫要轻慢了荆门人的桑梓情深。(薛旭东)
部分网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