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台旱田旋耕机到首台秸秆粉碎还田机,从首台智能旋耕机到旋播施肥一体机,从传统小型旋耕机到科技感十足的大型折叠旋耕机和多功能精量播种机,从单一农机供应商向现代农业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自成立以来,湖北豪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扎根中国农谷屈家岭核心区,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由 “传统” 到 “智能”、由省内到国际的创新发展之路。

仲夏时节,也是农机具生产的旺季。7 月 2 日,湖北豪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正专注操作自动化生产设备,为一台台旋耕机组装关键部件。“现在生产的这批旋耕机即将销往江西、湖南、广东、海南等地。” 湖北豪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新华介绍。
自 2015 年 10 月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大田作物 “耕整 - 播种” 环节全程机械化装备,建成 3.6 万平方米现代化标准厂房和先进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形成了从单机到系统解决方案的完整产品链。
缺乏国产大型高端旋耕机,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卡脖子” 问题。国家需要就是企业的奋斗方向,2023 年 10 月,公司与青岛农业大学对这一“卡脖子” 问题开展联合攻关。2024 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高端折叠旋耕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接受了严格的性能测试,受到用户的好评。这款新型折叠旋耕机采用动力学优化刀辊设计,作业幅宽达 4 米以上,作业效率较传统机型提升 30%;由于采用了创新性的液压折叠系统,运输宽度缩减 40%,成功攻克大型机械在南方丘陵和小田块的应用难题。“通过防缠草刀轴结构和自清洁刀片布局,缠草率降低 60% 以上,加上采用高强合金材料的关键部件,使用寿命延长 2 倍,而且可一次实现旋耕、碎土、镇压一体化作业,有效解决了国内高端耕整地机械的‘卡脖子’问题。” 袁新华介绍说。
围绕科技创新,公司动作频频。目前已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机鉴定站等国内十余家院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公司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24 项,在审专利 8 项,并承担了湖北省农机装备补短板项目,共同进行智能农机具的研究开发。
今年 3 月,在我国春季规模最大的农业机械行业盛会 —— 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公司生产的水田驱动耙等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了业界的目光,5家经销商与公司签定了销售协议。
今年 4 月,一则 “豪丰杯” 湖北省首届农业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招募令吸引了全国各大科研院所的目光。短短数月时间,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各类参赛设计作品 300 余件,经过严格评选,共有 30 个作品获奖。众多参赛作品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目前一种丘陵山区油麦兼用气送式精量直播机已经研制成功。“这款机型的设计来源于此次大赛的一等奖作品,由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同研发,目前首台样机正在接受定型测试。” 袁新华说。

目前,公司正在研发小籽粒高速智能精播机,主要解决国内小籽粒作物(如油菜、芝麻等)高精度、高效率播种的技术难题。“该产品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可实现播种深度、间距及数量的精准调控。” 袁新华介绍说。
公司目前形成了以农业机械、智能控制、材料工程为核心的研发团队,设有专业研发中心、新产品试制车间、农机性能测试实验室和智能化生产线。通过数字化升级,实现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高效协同,建立了“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 的技术创新格局。
科技创新令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信心更足了,“走出去”的步伐加快。继2018年产品首次出口美国市场后,今年6月17日,公司迎来了赞比亚GBI集团公司一行,双方就合作方式、产品定制等进行深入的洽谈。
如今,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销往全国 20 多个省市,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据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统计,豪丰公司主导产品旋耕机连续多年销量及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部分产品出口美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梁刚刘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