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居民请注意,用火用电要小心,人走关闸断电源,平安幸福每一天……”6月30日上午10时左右,掇刀区掇刀石街道关公社区的街巷里响起喇叭声,这是由社区工作人员带队的平安宣传服务队正在开展日常巡逻宣传。平安宣传服务队以“小喇叭”为载体,将安全防范理念传递到社区的每个角落。
“关公社区平安宣传服务队的组建,源于基层治理中对居民安全需求的精准回应。”关公社区党委书记叶华军介绍,今年初,社区网格员在深入走访中发现,辖区老年群体对反诈知识的普及需求较为突出,同时,在社区“板凳议事会”上,居民多次反映希望能有更生动、更贴近生活的安全知识普及方式。关公社区党委积极响应群众呼声,精心组建了这支平安宣传服务队,成员涵盖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辖区居民。
平安宣传服务队每天定时穿梭于大街小巷,用方言土话将刷单诈骗、网络贷款诈骗等常见电诈手段编成顺口溜循环播报,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不法分子作案手法与防范要点,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推动社区电诈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35%。根据商业街、老旧小区、学校周边等不同区域特点,服务队针对性开展防盗、夜间安全、交通安全等治安防范宣传,并及时通报治安动态,与社区巡逻队形成“空中有声、地面有巡”的立体化防控体系,有效降低治安案件发生率。“我们平安宣传服务队里有一位文学爱好者,他把专业的安全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让居民听得明白、记得牢固。”平安宣传服务队队长罗欣欣介绍,走得多了,宣传广了,社区群众便亲切地称呼平安宣传服务队为“小喇叭”。
“小喇叭”积极推广“有事找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理念,引导居民树立“以和为贵”意识,联动社区网格员、和事佬等多方力量,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矛盾隐患做到“三早”处理。今年以来,在“小喇叭”的宣传助力下,社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成功化解18起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切实实现了“小事不出楼院、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目标。
辖区的“九小”场所是服务队重点排查对象,每到一处,队员们都仔细检查消防设施、电路、燃气等关键环节,重点提醒商户落实“三清三关(即清楼道、清阳台、清厨房;关火源、关电源、关门窗)”等安全措施。通过“边检查、边教育”的方式,强化商户安全意识,及时消除隐患。
一个小小的喇叭,推动了平安社区建设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目前,掇刀石街道将这一宣传模式推广至15个社区,各社区结合自身特点,组建特色平安宣传队伍,创新宣传形式,在全街道营造出浓厚的平安宣传氛围,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环境筑牢了根基。(通讯员 涂金风 邓薇 李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