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早筛早治 全程管理丨荆门市人民医院“眼底疾病筛查防治行动”启动)
眼底病 是难治性疾病
病因复杂、病程长且进展不可逆
持续恶化或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完全失明
数据显示
我国有超过5000万名眼底病患者
总数居世界首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增加
眼底病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
《“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将眼底病纳入核心病种,强调提升眼底病早筛早治能力,完善慢性眼底病患者管理模式,降低疾病负担和致盲率。
曾主任,我听说现在只要拍张照片,就可以检查出眼底病了?
是的,无需散瞳,只要快门一按,就能看清眼底的健康状况!
这个好,随到随做、几分钟就能出结果吧!?
对!又快又方便,尤其对于老年人、高度近视这些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免散瞳、200°超广角、0.4秒极速成像、超高分辨率,检查无需等待,更快、更全面地看清楚你的眼底病变。
早筛早治 全程管理 荆门市人民医院“眼底疾病筛查防治行动”
眼科联合内分泌科等多学科 共筑“防-筛-治”一体化眼底健康防线!
“以前总觉得年纪大了,看东西模糊是正常的,要不是医院专家建议做个筛查,我都不知道糖尿病能把眼睛‘熬坏’。”年近七旬的郑伯拿着眼底照相检查单,报告写着轻度白内障、其他“未见明显异常”,医生开了滴眼液缓解不适,并叮嘱定期复查观察眼底进展情况,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
为响应《“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要求,落实眼底疾病全病程管理战略,荆门市人民医院“多学科眼底疾病筛查防治专项行动”启动以来,超500名高危人群通过积极的筛查,不仅查出了隐藏在眼底的风险,更探索出一条“多学科共筑‘防-筛-治’”一体化眼底健康防线。

早筛早治,筑牢眼底健康防线
“十年的糖尿病了,最怕的就是眼睛出问题。”郑伯的话,道出了许多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担忧。
“致盲性眼底病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眼健康和生活质量。然而,由于筛查和诊疗体系的不完善,许多患者未能及时得到诊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荆门市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陈明介绍,眼底疾病筛查项目不仅通过多学科协作(MDT)发现潜在眼疾,更需要建立全身性疾病管理的预警体系,真正实现“查眼底、防大病”的主动健康管理。

正是瞄准这一“痛点”,该项目基于眼底病患者的现状和“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对加强眼底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明确要求,荆门市人民医院由医务科统筹、协调,眼科联合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全科医学科•老年医学科、肾内科、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体检中心等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为高危人群构建眼底健康防护网。

▲眼底疾病筛查流程图
全程管理,多学科织密“防盲网”
眼底病变是慢性病的“无声警报”,眼底疾病筛查项目的开展是荆门市人民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重要实践。项目聚焦三大亮点:首先,针对糖尿病、高血压、肾病、血液/风湿疾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老年“高危人群”精准覆盖;其次,院内建立“门诊-住院”双路径筛查机制;与此同时,内分泌科等多学科将首诊患者自动纳入眼底筛查人群。

“目前,我国眼底疾病的知晓度不足10%,规范化的诊断、及时干预治疗的患者比例不到20%。”荆门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曾云表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近视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血管阻塞、高血压眼底病变等眼底疾病,不仅威胁着患者的视力,更可能带来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
因此,眼底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关键,从单纯的诊疗转向早期标准化筛查和慢性病管理,旨在全程有效控制疾病。
荆门市人民医院“多学科眼底疾病筛查防治专项行动”的持续实施,是积极响应《“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的号召,以“早筛、优治、慢管”的眼底疾病全病程管理为核心,通过规范和精准的早筛、早诊,以及慢病管理体系,助力更多患者及时发现眼底病变,尽早接受治疗,共同守护光明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