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昏迷状态
双侧瞳孔呈针尖样
周身散发强烈刺鼻农药味
口鼻大量白色泡沫样分泌物
……
近日,荆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农药中毒患者。
61岁李大伯(化名)被发现口服约300ml左右的农药,当即被送至当地医院治疗,考虑患者病情危重,将其转送到荆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
昏迷、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药物中毒)、口吐白沫、刺鼻气味……典型的“农药中毒”症状让救治必须争分夺秒。
李大伯全身皮肤湿冷、多汗,双肺布满湿性啰音,家属慌乱中不能提供其所服农药种类,但急诊科副主任李磊根据临床表现,凭借经验判断——有机磷中毒可能性大。同时,叮嘱家属寻找所服农药包装或确认农药名称、种类。

▲家属找到的农药瓶
荆门市人民医院在得到转运救治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开通了急诊抢救绿色通道。
李大伯到院后,早已等候的三组人员同时展开抢救:一组立即予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深静脉置管、补液,阿托品静推、长托宁肌注、纠正酸中毒等对症治疗;二组洗胃导泻;三组监测生命体征并完善胆碱酯酶监测等相关检查。

▲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深静脉穿刺置管中
随后的胆碱酯酶结果为203U/L(正常值应在5000以上),活动低于30%,遂判定李大伯为“有机磷中毒(重度)”,转入急诊EICU立即行床旁CRRT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经过一系列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李大伯两天后拔除了气管插管,转入急诊普通病房治疗,复查胆碱酯酶指标正常、神志清楚、情绪稳定,已康复出院。


▲连续性血液净化、洗胃(右图为洗出的胃液)
荆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李磊介绍,常见的有机磷农药主要有敌百虫、敌敌畏、氧化乐果、马拉硫磷、辛硫磷、毒死蜱等,中毒途径包括经口、呼吸道、皮肤及黏膜进入等,生活中多见于经口误服或主动口服,在口服毒物后10分钟至2小时内即可发病。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典型表现:呼出气大蒜味、瞳孔缩小(针尖样瞳孔),大汗、流涎、气道分泌物增多。肌纤维颤动及意识障碍等,临床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胆碱酯酶活力等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及病情分级。
荆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杜国军介绍,对于有机磷中毒的患者,及时彻底的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尽早插管机械通气,同时给予血液灌流,是成功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
杜国军提醒:有机磷农药中毒,特别是中重度中毒病死率高,需到有 血液净化 能力的综合医院救治。
荆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致力打造“一体化”的抢救系统,包括院前120、院内急诊抢救室、急诊EICU、急诊普通病房,以提供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服务的更佳时机。
急性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病种,医院急诊EICU开设以来,收治各类重度中毒患者100余例,其中行血液灌流患者40余例,同时也积极开展血浆置换等项目,持续努力提升急救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最后
附上一份急救说明书!
弄清楚吃的是什么药或毒物
首先,不要过分紧张,要弄清楚吃的是什么药或毒物(如果搞不清楚,一定记得将装药品或毒物的瓶子及患者呕吐物,一同带往医院检查)。
然后,根据误服药物或毒物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进行自救与互救。

现场急救:催吐及解毒
现场急救的主要内容是立即催吐及解毒。催吐的目的是尽量排出胃内的毒物,尽量减少吸收的毒物。
• 对于过量服用了维生素、健胃药、消炎药的患者,通常问题不大,只要大量饮水,促进药物排泄或将其呕吐出来即可,若不确定是否将药物完全排泄,可到医院就诊以作进一步评估。
• 对于误服强酸、强碱性化学液体的患者,不可给予清水及催吐急救,而是应该立即给予牛奶、豆浆、鸡蛋清服下,以减轻酸碱性液体对胃肠道的腐蚀,并及时就医。
• 对于误服有机磷农药的患者,呼出的气体中有一种大蒜味,可饮用200至300毫升的清水、浓盐水或肥皂水,然后用手指或筷子刺激舌根、悬雍垂或咽后壁,引发呕吐解毒。同时,立即送医院急救。
以下情况不催吐,应急送医院
误服药(毒)物后,原则上都应该帮助患者呕吐出来解毒。但以下情况以不让病人呕吐、急送医院为好:
① 患者失去意识时,呕吐容易引起呕吐物堵塞气道而导致窒息。
② 患者有抽搐时。
③ 误服蜡、香蕉水、干燥剂、漂白剂、洗涤剂、石油、蓄电池液、碱、鞋油、去锈液、汽油、生石灰、亚铅化合物等。
再次提醒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
必须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治疗
通过对应的“特效解毒剂”
以及相关专业的救治,有望“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