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荆门·善行楚天。5月10日,初夏的风拂过脸庞,沐浴在晨光中的荆门市掇刀区,迎来了第六届全国肢残人轮椅马拉松赛。

来自全国各地的42支代表队300多名轮椅勇士用滚动的车轮诠释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竞技,而是一次关于勇气与温情的对话。每一个轮椅背后,都镌刻着一段与命运抗争的故事。今天,他们在6公里的赛道上,用双手丈量生命的宽度……
勇士出征,共赴生命与毅力之约
从长城汽车智能工厂出发,周边是“华中第一锅”掇刀天元鼎越野基地、亿纬锂能超级工厂、格林美荆门基地、福耀玻璃、荆门李宁中心,全程6公里。在这里,掇刀制造与轮椅竞速共鸣,“硬核产业 ”与“温暖民生”完美交融!
比赛前,长城汽车智能工厂旁边的舞台上,上演着花鼓戏《十二月等郎》等节目,参加演出的残疾人朋友自信、优雅,微笑、从容。歌舞《说唱新掇刀》,将荆门高新区·掇刀区 “创新、担当、实干、奔跑”的城市精神一一展现。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观看精彩的节目,领略荆楚文化的魅力,一个个摩拳擦掌,蓄势待发,热情高涨。

八点刚过,热身区已经沸腾起来。2008年北京残奥会冠军、湖北省运动员张婷手上戴着半指手套,随着音乐努力地做着拉伸。张婷练过铅球、铁饼、跳远和乒乓球,最后改练轮椅竞速项目,成绩斐然。为参加此次比赛,她做足了体能准备,每周两次高强度训练。“我是荆门人,这次我不仅要享受运动过程,更要展示本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张婷言语间满是自信从容。
300多名轮椅勇士中有来自青海的牧民,有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有来自汶川地震中的肢残英雄,更有来自老山前线的退役老兵。他们来到签名墙,一笔一划,坚定而有力,在签名墙上留下跨越民族与地域的笔迹。

上午9时,随着一声枪鸣,比赛开始,现场音乐《我要飞得更高》响彻云霄!勇士们摇动命运之轮,以轮为翼,冲出赛道,共赴生命与毅力之约。
赛道两旁,彩旗随风飘扬,在为勇士们加油鼓劲。荆门人民用最灿烂的笑容筑起了温暖长廊,现场工作人员以饱满的热情为勇士们护航。一幅“精彩、融合、节俭、安全”的动人画卷铺开,这座城市告诉世界:无障碍的不仅是道路,更是人心。
温情呵护,只为你跑得更快
“你在赛道追梦,我在身后守护!”运动员侧翼1.5米外,160名陪跑员时刻关注着选手状态。陪跑员赛前进行了三轮特训,开赛前还集体演练了轮椅脱困、紧急制动等施救措施。
厚道荆门、奔跑掇刀的温情呵护,体现在赛事的每一个细节。
至信大道是掇刀区为赛事量身定制的无障碍典范。赛前,完善了盲道导视系统、缓坡护栏等无障碍设施,路口坡度更是严格控制在5度以内,弯道半径扩大至6米,确保轮椅转向流畅。路面采用防滑系数0.7的高粘沥青,即使雨天也能保障抓地力。
轮椅的摩擦声与工厂的机器声共鸣,爱心企业鼎力相助。格林美、李宁、菲朗科技、新春蜜蜂等企业慷慨解囊,或捐物或捐款。运动员伴手礼包里的矮子馅饼、蜂蜜、豆干等都是由荆门本地企业提供的。“蜂蜜含有葡萄糖和果糖,是人体需要的能量,可以迅速补充运动员体力,希望能对他们有帮助。”新春蜂蜜理事长刘吉艳说。

赛场,医疗团队启动三级响应,严阵以待。补给站内,来自荆楚理工学院、荆门市长跑协会的600多名志愿者精神饱满。41岁的志愿者段晓忆是一位高中生陪读妈妈,从运动员抵达荆门的那一刻起,就一直跟在运动员的身后。“‘上岗’前进行了礼仪培训,并系统学习了轮椅辅助技巧和应急救护知识。我们一定能服务好所有的运动员。”段晓忆信心满满。
此外,掇刀区44个区直单位的129名志愿者与各地代表团开展对口接待服务。“从出发来荆到离荆这段期间,有任何需求可以随时联系我。我们将尽力做好协调与服务工作。”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口包联咸宁代表队。5月6日,中心副主任钱修海就与咸宁代表队取得联系,随时了解运动员需求,将出行路线、酒店住宿、天气情况等事无巨细,一一告之。
“荆门是举全城之力在办这场赛事。”吉林省长春市代表团领队丁立娟说。她是第一次来荆门。此次她带领三名运动员,经飞机、高铁、地铁等转换,团队成员互相扶持,一心来参赛。“从下高铁的那一刻起,就感到回家了,对口联系的掇刀区委宣传部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是最温暖、最温馨的一场比赛。”丁立娟不停地称赞。
温情、细心服务,这就是厚道荆门。
拼尽全力,这是力与美的交响
赛场上,选手们你追我赶,胳膊青筋暴起、额角汗水滚落……他们诠释着“平等、参与、共享”的残疾人运动精神!
最后500米,赛道进入白热化阶段!此刻赛道上的气氛愈发紧张,每一位选手都全神贯注,奋力向前。他们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挥臂,都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和对自我的挑战。
现场观众“加油”的呐喊声愈发响亮!这是人与城的共鸣,是力与美的交响!
赛场边,残疾人朋友雷清山早上五点半就坐着轮椅到达了赛场。他在赛道旁同步转起轮椅 ,一边跟着运动员跑一边举着手机拍摄,大喊着 “加油!” 他激动的心情不亚于自己参赛。“我肢体残疾有七八年了,受到其他残疾人朋友感染,练过轮椅马拉松,曾经参加过比赛,现在虽然因为年龄原因不能参赛了,但是我仍然无比向往,对这场家门口的马拉松赛事很期待。观赛也能释放自己,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感觉非常好!”雷清山说。
冲线了!23分54秒!伴随着掌声和欢呼声,来自宁夏的选手杨世全获得男子组冠军。张婷以27分47秒夺得女子组冠军。湖南省代表团获得团体冠军。赛道上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对“不可能”最有力的回击,是对“一切皆有可能”的生动诠释。


“这是我第三次获得全国肢残人轮椅马拉松比赛冠军。”作为第四届、五届全国肢残人轮椅马拉松赛冠军,完赛后的杨世全满脸自豪。“赛道平整、观众热情、环境优美。”帅气、阳光的杨世全点赞荆门。今天,他在这个新的城市再次感受到了“奔跑”带来的速度与激情,不虚此行。
“再坚持一下,已经快到终点了!”声声鼓励支撑着运动员们拼尽全力,陆续冲向终点。迎接他们的是一排排大拇指。他们高举手臂,脸上绽放出胜利的笑容。志愿者第一时间迎上来接住他们,在场的每个人都为他们的拼搏精神而动容、喝彩。滚动的车轮是向命运宣战的旗帜。在他们身后的赛道上,仍有近百名选手在奋力前行,用行动证明了体育精神——自强拼搏、永不言弃!

随着最后一名选手冲过终点,第六届全国肢残人轮椅马拉松赛圆满结束。此刻,每个车轮都成为文明的引擎,每双手都握住了时代的脉搏!荆门以“厚道”之名,书写了一场永不落幕的温情篇章,向世界证明:生命的宽度,由勇气与信念丈量!(周芳/文 何梦雪 周宗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