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善意,敲门传递敬意。4月29日,长源热电社区创新表彰形式,组织掇刀区红十字会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成“送包小分队”,将19个“雷锋包”送至“学雷锋、做好事”的热心居民家中,让“表彰上门”的仪式感与“善行入心”的获得感交织成暖流。
流动的表彰,滚烫的敬意。“送包小分队”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出发,在每户受表彰者家中,都上演着温情一幕:
“环保卫士”张运银
社区工作人员胡群将雷锋包郑重递到她手中时,老人眼含泪光:“谢谢社区把我牵挂着,我只是在做微不足道的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在长源热电社区总是能看到这个七旬老人拿着垃圾夹,默默捡起社区里的烟头、白色垃圾,由于年事已高,虽然张阿姨有听力障碍,但是眼睛是最明亮的,总能把社区的卫生死角打扫的干干净净。张阿姨已经在社区领取了9把垃圾夹了,手上被垃圾夹磨出的厚厚的茧便是她做好事的最好证明。

“捐赠达人”周丽萍
“以前觉得做好事是‘做好不留名’,现在发现善意需要被看见、被呵护。”周阿姨将家里闲置的书籍捐赠给社区“共享阅读角”,将闲置的衣物捐赠给社区公益组织,平时也积极参加各种捐赠活动,她说社区给她发放“雷锋包”,她更会将“学雷锋”常记心中。

这场“送包到家”行动,是长源热电社区探索“柔性激励”机制的生动实践, 变“集中表彰”为“入户礼赞”,既避免受表彰者因身体原因无法到场,又通过“家访式”表彰深化邻里认同。“我们要让雷锋包成为‘流动的文明课堂’,让善意在走街串巷中生根发芽。”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建军表示,下一步,送包队伍同步开展“五个一”行动:送一次健康义诊、修一次小家电、理一次发、打扫一次卫生、征集一条“金点子”,将表彰仪式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通讯员:程路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