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刘奶奶毫无征兆地出现咽喉异物感,还常常咳嗽咳痰。起初,她只当是普通咳嗽,咳嗽严重时,便去社区诊所或小门诊打上几天消炎针。
直到7个月前,因带状疱疹就医的刘奶奶,在颈部CT检查中意外发现右侧咽旁间隙区域存在占位。得知可能患癌且需手术,70岁的刘奶奶心生恐惧,带状疱疹康复后便执意回家休养。直到最近,在女儿的再三劝说与陪伴下,她才来到荆门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I病区就诊。
科室医生赵海红接诊后,检查发现,刘奶奶右侧咽旁间隙有一个直径约 5cm的肿瘤。这个肿瘤紧贴颈动脉鞘及颅底,如同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压迫着食管、气管、颈动脉和迷走神经。
咽旁间隙肿瘤极为罕见,由于其位置深邃、解剖结构复杂,手术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颈动脉破裂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堪称 “外科手术的雷区”,手术难度堪比在布满高压线的房间里小心翼翼地 “拆除炸弹” 。
面对这一复杂病情,耳鼻咽喉I病区团队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为刘奶奶量身定制详细的手术方案。经过反复研讨,团队最终决定采用经颈侧切口联合内镜辅助的入路方式,力求最大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奶奶:我这把年纪还要开刀,万一出意外可怎么办?
谭明:阿姨,您就把心放进肚子里,这个肿瘤就像卡在喉咙里的石头,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把它搬走!
手术的消息再次让刘奶奶陷入恐惧,科室负责人谭明轻轻握住刘奶奶的手,温柔而坚定地安慰她。

在谭明主任的带领下,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经过3个小时如抽丝剥茧般的精细操作,终于成功摘除了这颗“炸弹”。术后,在医护人员精细化的治疗与暖心护理下,刘奶奶顺利康复出院,脸上也重新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咽旁间隙肿瘤的治疗,就像是在生命枢纽之处上演一场精妙绝伦的芭蕾。这不仅需要外科医生拥有如钻石般稳定、精准的双手,护理团队怀揣水晶般细腻温暖的心,更离不开患者自身钢铁般的意志。

这场 “生命保卫战” 的胜利,属于勇于挑战复杂手术的医者,属于永不言弃的患者,更属于每一位用爱默默陪伴的家人与朋友。
今天,
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
这个潜藏在生命通道上的
“危险炸弹”。
在我们的头颈部,存在着一个位置隐蔽、解剖关系错综复杂的潜在间隙 —— 咽旁间隙。平日里,它低调而沉默,却可能悄无声息地被肿瘤 “盯上”。
咽旁间隙肿瘤并不常见,仅占头颈部肿瘤的 0.5%-1% 。但因其特殊的位置与复杂的结构,一旦发病,便不容忽视。这类肿瘤大多为良性,生长缓慢,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临床表现三部曲
1、隐匿期:大多数患者在此阶段没有明显症状,常常是在体检时偶然被发现。
2、压迫期:患者颈部会出现包块,70% 表现为无痛性颈部隆起,包块可推动;同时,还可能出现耳闷、听力下降、鼻塞、打鼾等五官症状。
3、侵袭期(警惕恶化)
✦出现刀割样的剧烈神经痛;
✦表现出 Horner 综合征,即瞳孔缩小、眼睑下垂、无汗这三种症状同时出现;
✦声带麻痹,导致声音嘶哑;
✦舌肌挛缩,并伴有运动障碍。
健康提醒
如果出现持续性超过 2 周的咽喉不适,同时伴有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
✦单侧耳部出现进行性闷胀感;
✦吞咽时明显感觉有阻滞;
✦颈部可摸到鹌鹑蛋大小的包块;
✦没有感冒症状却突然声音嘶哑。
咽旁间隙肿瘤虽然隐匿,但只要能够早期识别、精准治疗,并进行科学康复,大多数患者都能够重获健康。如果发现颈部肿块,或是持续存在咽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肿瘤进展带来更大风险。
科室简介
荆门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I病区是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配备了一流且齐全的医疗设备,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深厚、技术精湛娴熟、甘于奉献、责任心极强的优秀医疗团队。这里还设立了湖北省唯一一家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院士专家工作站”。科室开放床位48张,共有医护人员16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人,博士学历1人。
科室装备了国内先进的手术动力系统、高清电子耳鼻咽喉镜摄像系统、鼻内窥镜、电子喉镜、频闪喉镜及纤维鼻咽镜,以及鼻功能检查系统、嗓音疾病分析系统、多导及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 IgE 检测仪等高端设备。
熟练开展各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业务。儿童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及儿童鼾症微创手术;功能性鼻内镜系列微创手术;实施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切除及修复术、头颈肿瘤手术及修复、颈淋巴结清扫术;成人鼾症进行精确诊断及综合治疗;耳鸣、眩晕的综合治疗;嗓音疾病的综合治疗、变态反应疾病的综合治疗;人工听骨植入、听骨链重建、鼓室成形等耳显微手术;喉显微激光手术、微创手术;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脑垂体切除、前颅底肿瘤切除等复杂手术。(通讯员:李兰)
科室负责人:谭明
科室护理负责人:印静
科室地址:荆门市中心医院南院区1号楼16楼西区
电话:0724 - 865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