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脑”健康守护,“治”有妙方!荆门市中心医院专业防治,为您保驾护航)
荆门市中心医院成立于1950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全国院务公开示范医院、全国医疗服务满意先进单位、湖北省三级优秀医院。是荆楚理工学院附属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站点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授牌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医院。是荆门市区域医疗中心,承担着荆门市及毗邻地区三百万城乡居民的医疗、预防保健任务。
卒中救治强
荆门市中心医院作为湖北省首批卒中急救地图医院推荐单位及管理单位,运作高效有序,按时填报卒中急救地图工作数据。医院已向国家上报了数千例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案例,其中包括静脉溶栓601例、介入再通术543例、脑出血手术905例、颅内动脉瘤手术797例以及颈动脉手术239例。每年,医院还会上报急诊卒中患者的诊疗技术数据400多例次,充分展示了其在卒中急救领域的专业实力和丰富经验。
急救更高效
在多部门的紧密配合下,荆门市中心医院的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得到了不断优化。如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平均DNT时间已经缩短至29.4分钟,DPT时间也缩短至63.2分钟,这些指标均达到了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的标准。这充分体现了医院在卒中急救方面的高效和专业水平。
医联惠患者
荆门市中心医院还积极在区域内开展卒中防治工作,接收基层医院转诊的复杂、疑难、危重脑血管病患者。每年,医院都会上转、下转卒中患者各100多人次至上下级单位继续接受治疗。同时,医院还与区域内医疗单位共同建立了卒中救治网络医联体,携手提升卒中救治的整体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2024年,荆门市中心医院在脑卒中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医院成功实施了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56例,静脉溶栓94例,介入再通术186例,桥接治疗37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84例,以及颅内动脉瘤夹闭术34例。同时,医院高度重视卒中中心各级人员的培训,建立了完善的培训制度。每年,医院通过学术讲座、业务指导和远程教学等多种方式,对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了20多次脑卒中识别和救治相关知识的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救治水平。


荆门市中心医院自2012年成为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以来,已持续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工作13年。
每年,医院在社区或乡镇筛查和干预脑卒中高危人群4000多人次,院内床旁建档并插件上传信息2000多人次。同时,医院还负责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定期随访工作,累计随访人数达8000多人次。此外,医院每年还免费为人群提供体检服务,惠及4000多人次。至今,荆门市中心医院已上报数据:院内脑卒中患者筛查31147例,社区、乡镇筛查和干预60704例,院内随访42460例,院外社区、乡镇随访14104例,为脑卒中防治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专业团队建设
荆门市中心医院已成功培养国家级健康管理师7名,院级健康管理师14名。这支专业团队全面负责脑卒中的各项工作。
二、门诊服务与随访
医院设有卒中急诊门诊和卒中随访门诊。由专科医生及脑心健康管理师坐诊,配备相关设备。每年为近300人次随访患者提供免费体检服务。
三、科普宣传与义诊活动
发动工会、社区等社会力量,共同开展脑卒中科普宣传工作。每年在社区、乡镇等地举办脑卒中义诊和讲座活动60多场次,吸引约1万余人次参加。培训院内及社区、乡镇医务人员100多人次,免费发放脑卒中宣传资料2万余份。
四、线上多形式科普
医院通过多家媒体、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宣传报道50多篇。
开通了微信、抖音等视频公众号,发布科普作品共计300多篇,拍摄视频40多条。
受益人群达2万多人次,有效提升了公众对脑卒中的认知和防治意识。

荆门市中心医院科室科研实力雄厚,每年发表脑卒中相关科研成果10多项,论文20多篇。同时,积极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组织的科研多中心临床研究,每年参与2-3项。值得一提的是,科室申报的科研项目《从miR-24-3p调控Keap1/Nrf2信号通路探讨辛温醒脑开窍法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也是荆门市中心医院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此外,医院的课题《基于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的区域内卒中规范化筛查随访门诊体系建立及卒中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也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的立项批复,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通讯员:陆曾慧)
脑卒中,早筛查,早预防
荆门市中心医院
与您共筑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