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一直是城市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近年来,我市扎实推动“自管小区”“三无小区”基层治理工作,通过建强组织、优化服务、党建引领通等方面持续发力,共同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小区治理共谋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聚焦共性问题,群策群力谋新篇
掇刀区白庙街道七一桥社区所辖的蓄电池厂家属区,共有2栋7层居民楼,居民及商户共78户,该家属区使用转供电数十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电线老化导致电压不稳、闪火花、故障短路及电费收缴等问题逐步发酵。今年以来,电路故障频繁,居民想转直供电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有效解决居民用电问题,让居民用上更加稳定、安全、经济的直供电,七一桥社区运用共同缔造方法,一方面前期多次深入家属区,逐一入户沟通,探实居民改造意愿;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邀请相关单位领导,现场议事,了解转改直区域的用电需求,设计符合实际需求且具有可行性的供电方案;另一方面,多次组织居民代表召开现场现议事会、到社区召开协调会,集思广益、共同决策。通过共同缔造方式,在电改项目推进过程中,相关单位、电力部门、社区及广大居民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挖掘社区能人,凝心聚力促发展
七一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围绕居民的需求,借助网格内楼栋长、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的力量,寻找社区“能人”,作为小区改电工作的“领头羊”,开展为民服务工作,带动更多的居民自主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居民代表郑章高因曾组织小区集中开通天然气事件,有相关经验,此次电改自荐成为小区牵头人,带领部分热心居民一起组织收取小区改电相关资料及每家每户改电经费。他说:“为了我们小区能建设的更加美好,也为了我自己生活用电更便捷,我愿意付出时间,为大家跑跑腿、出出力。”
整合多方资源,统筹合力解难题
本次电改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供电企业支持一部分、受益居民出资一部分”,强力推进供电“转改直”工作,政府主导确定方案,供电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电网改造和升级,七一桥社区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做好居民的解释和动员工作,全体居民积极响应缴纳了个人出资费用74100元。从9月2日项目正式开始,期间,从电力部门专业人员进行电缆地埋及上墙布线、到社区上报78户居民资料、到电表审批、再到新表安装到户等一系列过程,至9月23日,新线路正式通电,蓄电池厂家属区78户居民,终于摆脱了数十载的转供电使用历程,用上了直供电。
坚持服务惠民,齐心协力共护航
改造后的电网更加稳定可靠,电压波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电费也更加透明合理,居民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用电情况和费用构成。七一桥社区党支部书记严云峰表示:“未来我们将会继续秉持共同缔造的理念和行动,加强与各方沟通合作,努力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居民能够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共同为构建更加美好的幸福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