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象征,也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自古以来,东宝有许多和龙相关的景点和文化元素。从今天起,“看东宝”微信公众号将推出“东宝寻龙”专栏,寻找和龙元素相关的景点、地名、非遗技艺、文物等,介绍东宝的龙文化。
龙王山遗址
龙王山遗址位于东宝区子陵铺镇美满村与南桥村交界处,距荆门城区约15公里。龙王山遗址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发现,1998年被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东宝区目前唯一一处国保单位。
龙王山遗址属于大溪文化晚期至屈家岭文化时期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由一东西向高岗地及与之相连的南北向岗地组成,北高南低,遗址由生活区和墓葬区组成,北部是生活区,南部是墓葬区,分布面积约43万平方米。北部的东西向岗地为龙王山遗址主体部分(生活区),呈椭圆形,在该岗地的地表都能采集到泥质红陶、灰陶、夹砂红陶残片和红烧土块,还发现了制作规整的石斧、石锛等石器,文化层厚达2米以上,包含物十分丰富。墓葬区位于遗址南部,也就是现在的南桥220千伏变电站位置。2007年6月-11月,为配合南桥220千伏输变电站建设,湖北省考古研究院、荆门市考古研究所对站址所在范围进行了考古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共清理发掘大溪文化至屈家岭文化时期墓葬203座,墓葬分为土坑竖穴墓和石坑竖穴墓两种形制,分布呈现以大墓为中心,周围分布着中小型墓。共出土陶器9000余件,玉器68件。该墓地规格是长江中游汉水流域目前所见同时期墓葬规格最高的,在全国同时期墓葬中也较为少见,因此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龙王山遗址区别于其他同时期古文化遗址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墓葬的随葬品多寡不一,有的随葬品十分丰富,有的十分简单,开始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二是在部分墓葬的底部,清晰可见当时挖掘墓坑的工具凿痕,还有在出土的玉镯中间,有一条极细的圆孔,说明当时的生产力已经十分的发达。三是墓葬区无文化堆积层,应是一处专门葬人的地方,这说明当时整个聚落遗址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则:即生活区与墓葬区相对分开;并且从墓葬的分布密集而重叠的情况看,说明在龙王山遗址上居住有非常密集的人口,其社会组织可能是一个氏族公社或几个大家族。
龙王山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十分罕见的史前文明历史资料,对于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关系,探索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起源、特点、进程、动因乃至中华文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讯员 张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