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人民政府网(通讯员 官婧 张羽)5月10日,“湖北五峰天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五峰,全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院士专家专题报告暨规划评审会顺利召开,进一步明确全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思路。近年来,五峰加快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峰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以及独特的生物资源优势,中药材种类近900种,10种大宗药材经药用成份检测,全部达到或超过药典规定标准,湖北贝母、五鹤断续、牛庄独活等道地药材被收入中国药典,五峰天麻入选湖北十大楚药和2022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得益于各级农业、卫健、科技部门在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五峰中医药健康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顶尖院所帮助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经过多年夯基蓄势,五峰探索出“林药蜂”立体种养模式,农民亩均年收益突破1万元,相关经验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和国务院《生物多样性白皮书》。中医药健康产业也迎来了发展重大机遇,国家五倍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五峰,国药中联、赤诚生物等落户武汉·五峰民族工业园,园区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县内种加销+园区精加工”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独活、玄参、川牛膝3个GACP(药用植物种植和采集质量管理规范)示范基地,发展中医药市场主体共148家,其中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GMP)的2家,规上企业3家,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3家。8个乡镇卫生院均设有国医堂,96个村卫生室设有中医诊室;天麻代料栽培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取得成功,可节约木柴70%以上;五倍子面膜、眼霜、牙膏等系列产品开发成功,获得市场消费者认可。未来,五峰还将持续加大种子芯片工程、产地趁鲜加工等领域发展的支持力度,助力药农增收、药企增效。
“十四五”时期,五峰将坚定不移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做实“一产”强基础,做特“二产”强支撑,做活“三产”延链条。持续深化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三峡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充分发挥高端智囊作用,围绕中药材良种选育、种苗繁育、生态种植等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开展科技研发,为推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积极争取省市各项产业政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产地初加工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构建更好营商环境,使广大投资者在五峰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发展。打造中医药技术创新和中医药文化创新平台,积极推进土家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扩大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规模,提升全县中医药整体品牌形象,促进中医旅游商品创新开发,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融合发展。
立足后疫情时代,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迎来黄金机遇期,五峰将坚持以“一茶两中”为核心推动农业现代化,以生物医药为重点推动工业集群化,以全域旅游为载体推进生态产业化,加快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打造国家级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区和全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