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80年,已过不惑之年的苏轼从「汴梁」出发,跨越五百多公里来到「黄州」。
因“乌台诗案”被贬至此的他,立于这座江边古城,开启了他从低沉走向旷达,从落寞转为超脱的五年。
苏轼像 图/陈威霖
「黄州」,今称黄冈,苏轼在这里完成了一次自我的和解,从高居朝堂的苏轼向着荷锄东坡的苏东坡嬗变,人生的转折,心态的变化,让他在此次留下不少文化符号。
6月28日至30日,“读苏轼、游神州”中华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宣传推广活动将在黄冈举行。接下来,同湖北文旅一起,沿着东坡先生的足迹,了解他与黄冈的不解之缘吧。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0628%2Fbf2b2a96j00sfs9ow004dc000u0011p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遗爱湖公园 图/ 今点黄州
▲苏东坡纪念馆 图/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职位的变动让苏轼养家的压力陡然增加,只好思考如何开源节流。
在给秦少游的信里,苏轼写到: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
东坡赤壁 图/陈威霖
除了节流,苏轼还要想着如何开源,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拥有了10亩的荒地。
苏轼在坡顶上盖了五间房子。后来,又坡底盖了一间。竣工的时候恰逢大雪,为映合此时此景,苏轼将这里命为“雪堂”。吟诗作画,接客会友都在这间房子进行。
雪堂 图/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苏轼开垦东坡 图/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除了建房子,苏轼还成了这一片的农场主,穿着芒鞋,顶着烈日,摇身一变成了“种田文”里的主角。
从此他的生活里少了朝堂纷争,多了荷锄东坡,斜照相迎的怡然自得。田里的生长的作为,万物的开花结果,成为他的生活主题,令他欢喜以及享受。
于是,他给自己起了个“东坡居士”的号。从此,“没钱的风”把苏轼吹成了“苏东坡”。
苏轼像 图/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图/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骤然从高堂庙宇落入偏远小镇,生活的巨大落差,让苏轼陷入了“自我内耗”。
在暂居的黄州「定惠院」里,他凝望着天上的月,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漏壶的水已经滴光,写下“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他初到黄州的心境。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惠院遗址 图/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来到黄州第二年,苏轼便和朋友一起前往沙湖。本来天朗气清,大家一边赶路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没想到风云突变,转眼间下起雨来。和苏轼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苏轼丝毫不介意,甚至依然欣赏雨中的风景。
阵雨过后,天气放晴,苏轼想起这场突然而至又倏然而去的雨,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惊艳和鼓舞了世人近千年。
此刻苏轼内心已从内耗的风雨中离开,建立起不为外界所左右的闲恬心态。
东坡赤壁 图/叶恒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图/陈威霖
在苏轼欢度在黄州的第四个新年时,他的雪堂之中,有高僧参寥,有道士杨世昌,有侠士巢谷,有琴师崔闲,还有他的好友陈慥,真可谓高朋满座,宾客盈门。
“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才实难,不忍终弃。”一纸调令将苏轼移到汝州。接到调令后的他难掩对这片土地,写下了“应念我,莫剪柔柯”
此时的苏东坡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
安国寺 图/叶恒
《满庭芳·归去来兮》
序: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东坡赤壁 图/叶恒
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在此期间,他经常游览赤壁。超越历代的怀古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于此,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眼前的大江与历史的长河融为一体。
图/陈威霖
自此,赤壁是奠定魏蜀吴鼎立之势的“武赤壁”、也是旷世文豪笔下惊涛拍岸的“文赤壁”。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光易逝,当年那位风光无限的英雄,还能卷土重来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图/陈威霖
除了忧愁感怀,苏东坡也在尝试自愈。位于黄州城区的南面「宝塔公园」,是他放松充电,找回能量的地方。
听晨钟暮鼓,苏轼结识了安国寺方丈继连。他于困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感悟心灵的清静,进而形成追求心灵之上的无边旷野。
图/叶恒
《黄州寒食诗帖》释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帖 图/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笔墨酣畅的《黄州寒食帖》让苏东坡到达一种无为的创造,逆境的洒脱。如今以此命名的遗爱湖公园中最文气的景点——寒食林,也传播着涤荡千年的人文历史之清风。
寒食林 图/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清泉寺 图/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元丰五年三月,苏东坡到沙湖相田的途中,苏东坡突然感到左手疼痛难忍,便前往蕲水名医庞安时家中诊治。庞安时治愈苏东坡的手疾后,便邀东坡同游蕲水清泉寺。
在寺外,苏东坡看到兰溪之水西流的奇景,触景生情,写出了千古名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兰溪、清泉地名亦沿用至今。
在游历山水之外,苏东坡也给黄冈留下许多美食,这些食物已然成为黄冈的美食文化符号。
「东坡肉」,苏轼仿制前人的做法改良,将烧猪肉加酒做成红烧肉,小火慢煨而成,猪肉色泽红润,汤质稠浓,味道醇厚。
东坡肉 图/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东坡饼」,一种异常酥脆,独具特色的“千层饼”。苏轼在黄州时经常游览西山,并与西山灵泉寺长老结成莫逆之交,该寺的僧人为其制作的饼。苏轼吃后当场对饼挥毫,画了一饼,并写上“东坡居士”四字,从此而得名。
东坡饼 图/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 东坡赤壁(4A景区)
💰景区挂牌价:
成人票40元/人;学生票/儿童票/老年票20元/人;
☎咨询电话:0713-8358454
📍景区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黄州城栖霞路赤壁桥旁
🚗自驾:导航东坡赤壁
🕑营业时间:8:00-18:00,17:30停止入场
// 宝塔公园
📍景区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西湖一路11号
🚥交通路线:到达黄冈西站后,可乘坐1路公交车到宝塔公园站下车
🚗自驾:导航宝塔公园
// 遗爱湖公园(4A景区)
📍景区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赤壁大道78号
🚥交通路线:到达黄冈西站后,可乘坐6路公交车到黄冈市中级法院站下车
🚗自驾:导航遗爱湖公园
苏东坡依旧存在。
他的诗句在空中飘荡,
他的故事却依旧在这片土地上传颂。
来源 | 湖北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