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的汉口江滩
风帆广场上菊展正盛
菊花扎制的黄鹤楼、巴公房子前
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
人群中不时传来惊叹
忽然一声“有蛇!”的呼喊
打破喧嚣
人群迅速散开
江边的树林中发现
一条近一米长的菜花蛇
接到江滩管理办公室通知
民警彭达伟和同事带着
捕蛇钳、编织袋迅速赶到
熟练地将蛇引入袋中
刚处理完这起警情
对讲机又响起新任务
一名12岁男孩在菊展中
与家人走失
![]()
“别急,我们马上寻人。”00后民警唐诗涵一边安抚家长,一边联系巡逻组。这样的场景,对他而言早已司空见惯。巧的是,十几年前,还在上初中的唐诗涵曾因离家出走被王家巷派出所老民警周祥飞找回,如今,他成了这里的新警力,为游客寻找走失的孩子、追回丢失的手机,完成着一场温暖的传承。
![]()
王家巷派出所的辖区,是武汉最靓丽的城市名片。3.7公里岸线串联起亲水平台、防汛纪念碑、“知音号”游轮等网红景点。这里年均客流量超1700万人次,2024年国庆假期更是创下78万人次纪录,日均客流高达5万人。
面对密集人流,派出所构建起“水陆空立体防控网”,无人机每日自动巡航7次,发现人员靠近危险水域立即喊话;巡逻艇在江面游弋,随时应对落水警情;岸上民警亮肩闪、开警车,在夜间重点时段高频巡逻。2023年以来,这套体系助力辖区110警情逐年下降,刑事、行政案件发案数创历史新低。
科技已深刻改变警务模式。派出所楼顶的无人机机巢每日自动启闭,热成像人流监测系统实时预警拥堵;江滩内127个点位拥有标准地址,游客报警只需报出门牌号,民警3分钟内即可抵达;警务室改造成的无人机警局不仅能自主办理身份证和驾驶证,同时也是安全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
科技赋能的同时,“笨办法”依然奏效。菊展期间,民警一天处理过十几起儿童走失求助。“孩子聪明,有的能背出家长电话,但人群密集信号拥堵打不通;有的记得家庭地址,但我们不可能直接送孩子回家,只能拿着大喇叭边走边喊话。”唐诗涵笑道。民警曾4天内帮50名走失儿童找到家人。
![]()
夏季的江滩,防溺水是头等大事。“快回来!护坡下全是青苔,江水又急!”7月的一个傍晚,民警唐诗涵和长江救援队队员对着戏水情侣大声呼喊。今年6月起,派出所在两江四岸设置22个值守点,联合“长江义警”开展防溺水巡逻。截至11月,已成功救援76名落水群众。就在记者到访前夕,彭达伟凌晨3点从江中救回一名轻生女子。“看着她迟迟不愿抓住救生圈,我只能下水将她托起,把她安全送回家我才放心。”彭达伟说道。
在这所全国公安一级派出所内还镌刻着英模刘继平的故事。2002年,他承诺抚养犯罪嫌疑人女儿直至成人,用十几年时间书写“一诺千金”,英模精神薪火相传。近3年,派出所5名民警荣立三等功,11人获市局嘉奖。00后唐诗涵从被救助者成长为施助者;25岁的彭达伟坚持数月为老人追回电诈损失,刚送来的“巨幅”感谢信上,老人用毛笔在红纸上写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警民情深。
![]()
黄昏时分,长江两岸的灯光渐次亮起,王家巷派出所的民警们再次整装出发,融入江滩夜景。他们如同江边的芦苇,扎根于此,守护于此。“下水上船”是他们的工作常态,水陆两栖是他们的特殊技能。在日均5万客流的江滩上,他们用脚步丈量平安,用坚守书写忠诚,3.7公里的平安线,在夜里更加耀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