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来自18个国家的全球政党新闻发言人研修班代表走进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与长江江豚近距离互动。江豚在水中灵动嬉戏、与人亲近的场景,令外宾们频频驻足,现场惊叹连连。“太令人鼓舞了!”一位嘉宾动情表示。江豚展现的蓬勃生机,让他切身感受到中国在长江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徐军介绍,长江江豚自然种群实现止跌回升,已成为全球水生哺乳动物保护的成功范例。他期待未来能开展更多国际合作,共同推动科学与环境领域的发展。
![]()
在交流环节,一位巴基斯坦嘉宾提出:“我们也有印河河豚,但保护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江豚保护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水生所郝玉江博士回应,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层面保护政策的战略调整,特别是通过“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渔等政策,重新平衡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为江豚种群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也表示,不同国家的政策环境和文化传统各具特点,这会给保护措施的具体落实带来不同挑战。
活动尾声,嘉宾们惊喜获赠精美的长江江豚文创玩偶。这份特别的武汉礼物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大家手捧憨态可掬的江豚公仔,爱不释手,纷纷感叹:“我们和江豚一起微笑!”
![]()
此次参访是“中国式现代化:新规划,新动力”主题现场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地考察,国际嘉宾亲身感受了中国在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实践成果。长江江豚的保护成效,生动展现了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图景,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