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孝感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民生保障高质量发展专场顺利举行。“十四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守“民生为本、就业优先”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扎实推进家门口就业创业、持续完善民生保障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为孝感“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筑牢坚实民生根基。
“十四五”期间,孝感市聚焦劳动力供需匹配,搭建多维度就业服务平台,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761场,累计服务企业4.22万家,提供岗位233.8万个,推动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7.36万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稳中向好。
针对重点群体就业精准施策: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施“1311”精准服务,累计促进5.42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建立重点人群摸排及帮扶台账,帮扶重点群体225万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人员3.2万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同时,强化技能提升与政策扶持,落实培训补贴2.4亿元,帮助22.2万名劳动者提升职业技能;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社保补贴超15亿元,惠及企业1.97万家,稳定岗位72.5万个。
创业扶持体系不断完善,让创业者“有平台、有信心、有资金”。开发“微孝就业”和“就在孝感”线上平台,注册用户超14万人,入驻企业近3000家;建成标准化就业服务站点128个,配备人社服务专员2101人,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培育“孝感米酒师”等省级劳务品牌12个,带动就业40.38万人。此外,建成6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选树30名创业典型,创新开发“孝创贷”系统,实现“一分钟申请、三分钟审批”,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6亿元。一系列举措激发返乡创业活力,“十四五”期间新增返乡创业主体3.09万个,增幅居全省第一,带动就业9.7万人。
以“数据赋能、服务升级”为抓手,持续扩大社保覆盖范围、提升保障水平。截至2025年9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81.8万、16.4万、37.7万,较“十三五”末显著增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52.5万人,社保卡持卡人数达479.9万人,电子社保卡覆盖率79.3%。
待遇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十四五”以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增长41.7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待遇水平从118元增长到205元,增加87元;累计为53万人次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6449万元。同时,稳步推进延迟退休政策衔接,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有序开展个人养老金推广工作,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持续完善。
社保服务便捷度显著提升,打造“15分钟社保服务圈”。全市社银合作网点达450个,主要高频业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推广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线上认证+静默认证+线下兜底”模式,认证率达99.57%;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高频事项“一网通办”。此外,拓展社保卡在医保、交通、文旅等领域的26项“一卡通”应用场景,真正实现“一卡多用”,让群众办事更省心。
加快构建分层分类救助体系,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社会救助为支撑、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不断提升救助服务精准度。印发多个社会救助办法,推进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有序开展孝昌县防止返贫帮扶与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综合救助试点。低保标准持续提高,2020年至2025年,城市低保月平均标准由611元提高至774元,增长27%;农村低保月平均标准由439元提高至619元,增长41%,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坚实保障。
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养老服务供给持续优化。孝感市高质量承办民政部新时代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成功创建13个国家级老年友好社区。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424张以上,为4750人以上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十四五”以来,新建乡镇(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32个,改造提升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79个、公办养老机构21家,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6家,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10457户;开展省级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建设床位200张,中心城区幸福食堂覆盖率达100%,实现7个县(市、区)均建有1个失能特困供养机构,让老年群体安享幸福晚年。
下一步,孝感市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巩固“十四五”民生保障成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完善就业、社保、养老、救助等民生保障体系,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增进民生福祉,为孝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民生动力。(通讯员:李林 余艳林 王建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