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孝感市召开“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通报五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扣“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战略目标取得的标志性成就。数据显示,全市人均预期寿命从79.32岁提升至80.43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3.9% 跃升至37.73%,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住院例均费用降幅位列全省前列,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显担当、有力度的“健康答卷”。
医改纵深突破,群众负担持续减轻
五年来,孝感市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动“三医协同”发展取得实效。在公立医院改革领域,全面取消药品与医用耗材加成,实施DIP支付方式改革后,按病种付费住院占比达90%,患者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0% 以上。以市中心医院为龙头的市域医联体辐射效应凸显,13个专科联盟、1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构建起分级诊疗网络,五大资源共享中心覆盖80% 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基层用药“最后一公里”全面打通。“1+11+N”会诊转诊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大病不出市、小病在县乡”的就医秩序逐步建立。
服务体系升级,优质资源触手可及
通过投入64.49亿元实施98个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市中心医院东城院区、市传染病救治基地等重大项目相继投用,新增医疗建筑面积96.31万平方米。全市每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从6.22张、2.34人、2.82人增至7.65张、2.91人、3.53人,医疗资源供给实现质效双升。优质资源扩容方面,市中心医院建成 “国家标准化肝胆肿瘤诊疗中心”,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达98个,较 “十三五” 增长135%;市妇幼保健院创成 “三甲”,7个县(市、区)实现三级医院全覆盖。基层能力同步增强,30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 “优质服务基层行” 推荐标准,17家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 CT,1495名大学生村医扎根村卫生室,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服务。
公卫防线筑牢,健康基石不断夯实
面对疫情大考,孝感市完成市、县两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实验室均达到生物安全 P2以上标准,创新医防融合新模式,实现疾控与卫生监督机构全面整合。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8支传染病应急小分队、三级院前急救网络构建起市域急救 “一张网”,中心城区 “10分钟急救圈”、县(市)“30分钟急救圈” 全面形成。在健康促进领域,孝感市、应城市、云梦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县),累计免费筛查慢性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01.4万人次,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稳定在90% 以上,碘缺乏病、疟疾实现消除,血吸虫病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中医药振兴,特色服务惠及民生
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全市建成 1家三级甲等、3家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实现乡镇卫生院 “国医堂” 全覆盖,111个村卫生室建成标准化“中医阁”,80% 以上村卫生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24个省级、56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构成特色诊疗体系,7家县级中医医院均能开展45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6个县(市、区)跻身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通过打造“孝感中医养生街”、开展“中医夜市”、“膏方节” 等活动,结合八段锦推广、“贴敷 + 养生茶饮” 组合服务,中医药 “简、便、验、廉”优势充分释放。
精准保障 “一老一小”,彰显孝城温度
以孝文化为引领,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不断优化。在养老服务方面,建成 27家医联体机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老年医学科实现全覆盖,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64.2%,累计减免70岁以上老年人挂号费363.35万元,其老年人就医 “绿色通道” 经验获国家卫健委刊发。生育支持政策全面落地,9个方面18条举措覆盖 “孕养教托住” 全链条,“1+7+N” 托育服务体系提供每千人口4.58个托位,相关做法获国家、省卫健委推广。新生儿保障持续加强,孕前优生检查、产前筛查累计覆盖15.3万人次,新生儿筛查率达99.85%,7410名新生儿父母享受 “出生一件事” 一站式办理服务。
发布会最后,市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人表示,“十五五”期间将持续巩固拓展成果,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全市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筑牢健康根基。(通讯员:李林 余艳林 王建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