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要把领导一线听民意的做法固化成为机制,让群众的‘急难愁盼’总有回应。”近日,市临空区在梳理民生工作时,明确了下阶段的重点,以闭环管理织密民生保障网,而这份笃定的背后,藏着一段刚发生临空区的暖心事。
近日,在临空区综治中心服务大厅中,没有隔着柜台的距离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临空区党工委书记邱显春带领班子成员魏明、王向东,拉着椅子和几位群众围坐在一起听民情。“您慢慢说,家里的情况我们都记着”,邱显春一边在笔记本上圈画诉求细节,一边递上热水,魏明、王向东则拿着群众带来的材料,逐页翻看、逐句询问,时不时和身旁的干部交流,“这个问题得结合实际,先把基础信息核清楚,再定解决方案。”
![]()
这场面对面的“民生聊天会”,聊的都是群众的“心头事”。从生活保障的细节到长期牵挂的难题,领导们不绕弯、不回避,和群众一起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场明确“谁来办、什么时候办、办到什么程度”。“本来还担心问题不好解决,没想到领导这么重视,还给了准信儿!”走出大厅时,一位群众攥着解决方案,语气里满是安心。就是这样实打实的交流,让多件长期牵动群众的事项有了突破性进展。
而这样的“一线为民”,早已不是偶然。今年以来,临空区把群众诉求当“头等大事”,联合各部门织起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网。民生诉求里,既有小区环境改造的“大事”,也有邻里纠纷调解的“小事”,而这些事儿都能够得到回应和化解,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矛盾化解率超96%。“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片、难事不出区”的格局,正是在一次次倾听、一次次解决中慢慢筑牢。
如今,临空区正全力推进“五大战役”,民生服务从来不是“附加题”,而是贯穿始终的“必答题”。从近日的一线交流,到下阶段的机制完善,再到全年的成果积累,临空区用实际行动诠释的不仅是民生工作的脉络,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不管是“一把手”带头沉下去,还是干部们主动冲在前,最终都是为了让群众的日子更舒心,为临空区的高质量发展添上最温暖的底色。(通讯员:毕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