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在“圆梦工程”助力乡村学校少年宫“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中,湖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译’路诗仙·语通世界”实践团队,携手安陆烟店镇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同学们,7月13日,来到赵家棚抗日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难忘的“流动思政课”。
一、缅怀:触摸红色印记
赵家棚抗日烈士陵园坐落于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赵棚镇,苍松翠柏环绕间,198名英烈长眠于这片他们曾誓死守护的土地,在抗日烈士纪念馆外,烈士英名墙静静矗立,鲜红的底色上,606位烈士的姓名熠熠生辉,密密麻麻的名字如星辰般排列。
“这是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英雄们的名字”,同学们纷纷仰起头,目光在字里行间缓缓移动,试图看清每一个笔画,想把这些名字深深镌刻在心里。指尖轻触墙身,仿佛能感受到穿越时空的力量,那是英烈们未曾冷却的家国情怀。
二、追忆:重温烽火岁月
步入抗日烈士纪念馆,往日里活泼好动的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都不由得放轻。墙上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段段详实的文字,讲述着抗日战争时期的悲壮故事:有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的身影,有百姓们支援前线的赤诚,更有无数人用生命守护家园的决绝。展柜里的旧步枪、锈迹斑斑的军用水壶……每一件文物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时光的闸门,让同学们仿佛穿越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身感受先辈们抗击日寇的艰辛与不易。大家踮起脚尖,凑近展柜,眼神里满是肃穆与敬意,默默将这段历史刻进记忆深处。或许从这一刻起,“为国家贡献力量”“守护和平”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悄悄发芽。
三、传承:以少年之志,承先烈之魂
在最后的合影环节中,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腰背。往日里脸上常见的嬉闹笑意淡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庄重——那是被历史浸润后的沉静,是对英烈的无声致敬。镜头按下快门的瞬间,恰好有阳光穿过云层,温柔地落在他们年轻的脸庞上,也照亮了身后纪念馆。
这场红色寻访之旅,完成了一场心灵的播种,让敬畏历史、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在同学们心里悄然生根,为青春征程点燃了希望的火种,也让湖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译’路诗仙·语通世界”实践活动有了更为深远而厚重的意义。(通讯员:申文文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