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有一个因荷花闻名的村落——夏热勒津村。这里的荷花,根在湖北,如今已蜕变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致富花”。
“1962年,一批湖北支边青年来到这里。后来,他们返乡时特意带回藕种,想在博州的土地上种出家乡的味道。”7月11日,提起荷花的故事,村党支部书记张秋银打开了话匣子,“起初因为路途遥远、保存不当,试种屡屡失败。经过多年反复试种和精心呵护,终于让湖北荷花在博乐扎下了根。这几年,我们在搜集这些老故事,想把这份跨越千里的情谊传承下去,丰富村里的文化底蕴。”
村民李振芳回忆:“当时哪懂技术,就是不想让乡愁断了根。没想到,多年后,家门口的荷花会让我们村冠以‘荷花之乡’的名号,闻名全州。”
荷花扎根后,夏热勒津村的池塘里便常年有了荷影,只是不成规模。近20年来,随着村民和创业者陆续加入,荷花种植面积扩大到近200亩,旅游产业慢慢兴起,池塘里的荷花也开得一年比一年艳。
2022年,在湖北援疆力量的推动下,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将“花莲”“太空莲”两个新品种送到村里。“花莲开花艳,适合观赏;太空莲结籽多,能采莲子,兼具观赏性和经济价值。这两个品种在咱这儿长得特别好,开花时连片的荷花别提多壮观了!”张秋银笑着说。
如今,荷花已不仅是一种景观,更成为助力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有的村民开办了农家乐,有的则发展垂钓经济。为进一步提升博州“荷花之乡”的知名度,乡党委和政府连续多年在村里举办荷花节系列文化活动。活动期间,日均客流超1万人次,进一步带动了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
“您尝尝这道荷叶鸡,用的是塘里的新鲜荷叶,味道很正宗!”荷乡藕遇农家饭庄里,负责人绳志强给游客推荐招牌菜。他曾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2024年6月,在张秋银的鼓励下,开起了农家乐。
“以前没想过靠荷花吃饭,现在游客来了,赏着花、吃着荷花宴,我们的日子也跟着红火。我们研发了荷叶鸡、荷花豆腐等特色菜品。”绳志强指着不远处的水稻田说,“那里还有村民养的螃蟹,都是我们农家乐特色菜品的原材料”。
农家乐紧挨着荷花池,池边的木栈道上,不少游客举着手机拍照,定格这“莲叶何田田”的美景。博乐市民王任婧带着孩子在池边散步,笑着说:“听说夏热勒津村的荷花开得正好,趁着暑假带孩子来看看。真没想到,在咱们西北边陲也能见到江南景致,太惬意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从湖北到博乐,从乡愁寄托到致富产业,夏热勒津村的荷花,正用层层叠叠的绿意与粉白,续写着两地情谊,也描绘着乡村全面振兴的鲜活图景。
张秋银说:“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加,我们计划发展更丰富的旅游业态。民宿、特色采摘园正在建设中,还会推出更多特色产品,让游客观美景、品美食、住民宿的同时,能带走乡村特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