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黄冈高新区,热浪与干劲交织。
科峰智能实验室中,科研人员围着新研发的智能艾灸机器人热烈讨论大二互项目工地上,塔吊长臂挥舞,焊花如星火闪烁;兴和电力车间里,党员晨读声此起彼伏;科峰智能实验室中,年轻科研人员围着新研发的智能艾灸机器人热烈讨论……从建设一线到生产车间,鲜红的党旗始终在智造链上高高飘扬。
黄冈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服务中心以党建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用“红色引擎”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投产企业39家、规上工业企业26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一串串亮眼数据,见证着党建与产业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
强基固本
筑牢组织堡垒,锻造攻坚铁军
把党建融入发展血脉,让党旗在项目一线飘扬。
黄冈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服务中心党委坚持党建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推进、同考核,让红色基因深植项目建设、企业服务、安全生产的土壤。
今年2月,中心第一届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纪委班子,为发展注入强大组织动能。目前,13个非公党支部如星火遍布,292名党员汇聚先锋力量,13名党建指导员常态化驻企,将党的组织力精准滴灌至生产经营最前沿。
在兴和电力,党组织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心骨”。管理层100%为党员,45名党员分布在关键岗位,营销团队党员攻坚224个项目实现“双零失误”,上半年中标额达2.98亿元。面对严苛订单,党员突击队改良工艺,一举拿下近200吨高端产品订单。党建指导员张桢的“精准滴灌”,让组织力变成了生产力。
科峰智能的实验室里,“党徽是最好的设备”是技术团队的信仰。35人团队中党员占比60%,平均年龄仅28岁,年均申请专利近30项。智能艾灸机器人的研发中,党员骨干仅用3个月便攻克核心技术壁垒,一举拿下欧洲600台意向订单。党建指导员贺佳玮协助企业将“三会一课”与研发进度结合,老党员“传帮带”机制让曾永祥等青年才俊迅速成长。
干部能力是服务发展的基石。中心以“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年”和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打造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模范机关。3月启动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通过案例剖析筑牢思想防线。中心纪委书记夏存丰在上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系列党课后深有感触:“纪律之弦须臾不可松,初心本色永远不能丢。”
组织根基日益坚实,思想引领持续强化,过硬作风淬炼成型——一支能征善战的红色铁军已在智造一线茁壮成长。
先锋领航
党旗插在一线,难题迎刃而解
7月14日,中粮粮油工业黄冈有限公司锅炉房内,天然气锅炉平稳运行。企业工程部经理陈俊感慨万分:“‘煤改气’能跑出‘加速度’,多亏党员先锋队全程护航!”
此前,中粮处于供气管网末端,用气高峰期压力不足问题突出。集中供热方案因园区用气需求不足而搁浅,企业面临停产风险。陈俊急得团团转。
关键时刻,智能制造产业服务中心的党员干部找上门来,带着两套方案“解困”:一方面,抢抓企业车间停产检修40天窗口期,协调新增并网管线保供;另一方面,同步推进天然气中压环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月25日,锅炉改造与车间检修同步完成,实现零停产衔接。“改造后管网形成环状结构,供气安全可靠性倍增,彻底解决末端供气问题。”安全环保部经理李晓荣介绍。
回望攻坚时刻,陈俊记忆犹新:“项目时间紧、协调难,中心主要负责人每周至少三次现场督战,高新区管委会强力突破审批瓶颈,为工程扫清障碍。”
这样的“高新速度”在大二互项目上同样上演。1月签约、3月拿地、4月办证、5月动工,全流程仅用4个月。智能制造产业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科科长王建道出秘诀:“‘标准地’出让+‘容缺受理’是关键,各部门联动实现‘一次提交、全程办理’,80天完成土地出让到开工全流程”。
“有呼必应”的服务清单不断延伸:解决企业用工、协调员工子女入学、办理上市证明、推进3家破产企业涅槃重生……党员干部的身影永远出现在企业最需要的地方。
良好的服务生态,滋养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今年上半年,园区新增规上企业1家,新项目入库4个。
融合赋能
红色动能澎湃,园区发展加速
7月14日,黄冈高新区大二互项目工地一片忙碌景象。“综合楼已建两层,10月1日完成装修;两栋厂房年底投产。”项目负责人张平信心满怀。
不远处,三利谱项目9栋建筑拔地而起。75000平方米偏光片厂房即将进入净化装修阶段,年底达产在望。“党员专班全程保障,我们只管专注发展。”企业负责人的感慨,是园区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项目加速的背后,是“一名专员、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包保机制。对产业项目实行台账管理、常态服务、责任跟进,确保每个环节无缝衔接。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园区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推动着园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项目落地等各项工作加速前进。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由党员牵头、倒排工期的四达路、唐渡二路桥、消防站等6个项目启动前期工作;兴黄路南段建设顺利推进;12个交通信号灯有序安装;自来水增压站项目,将彻底解决企业水压不稳痛点。
要素保障精准护航。光电互感器、豪煜光电子等3个项目顺利摘地,合创重工三期土地征收启动,中粮粮油煤改气圆满收官……土地、能源等要素在党员专班护航下精准对接项目需求。
园区管理精雕细琢。中心与高产投公司签订绿化、环卫委托协议,联合城管规范施工,对接交警优化交通,更换破损井盖篦子20余处,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晨光中的工地敲打着奋进的节拍,灯火通明的办公室燃烧着攻坚的热情,党旗指引下的智能制造产业服务中心,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加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