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如 下
“通过平台一共排查出未纳入社区集体管理的架空层47个、房子4套、车库3个,不规范合同10多份,在请专业评估公司对资产进行评估后,按集体资产处置流程对其进行处置。”近日,潜江市园林街道城南社区清产核资小组召开研判会议,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化平台排查出的“问题”资产进行讨论,制定处置意见。农村集体“三资”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农村集体‘三资’问题屡禁不止,之所以出现这些乱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系统化、强有力的监管。”该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荣先俊表示。在实地调研、剖析同类案件和融合乡镇探索实践的基础上,该市纪委监委整合经管、自然资源、林业、水利、各乡镇政府等力量,搭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化平台,通过“云”上监管,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该平台集资产资源信息库、流转交易平台、财务管理平台和监督平台于一体,依托智慧化方式,实现“三资”全要素入库监管,管理全流程线上化,进一步提高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水平,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为确保平台采集的数据真实准确,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督办作用,督促市经管局和各镇(街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产核资集中攻坚行动,同时,各村也成立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清产核资小组,对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排。“数据质量是平台的生命线,我们严格把关数据采集、录入、审核各个环节,确保全市17个镇(街道)354个村的资产资源数据真实准确。摸清、摸透、摸明家底了,平台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该市经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要求测绘公司运用专业设备进行精准测量,并与自然资源“三调”数据、林业确权等级矢量数据、二轮土地确权办证数据等一系列权威数据进行叠加比对核实。此外,对各村自留地未确权、小组资源未纳入村集体管理、村界争议等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实地指认、专业测绘等方式,将全市7.2万亩农户自留地录入系统,实现数据全覆盖。为持续放大监督效能,该市纪委监委还建立与之匹配的“监测预警、核查处置、整改整治”一体化“三资”监督机制,实现“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协同共进,做到从事后监督升级为全过程监督,真正让数据说话、用智慧监督,有效助推“三资”问题线索处置效率成效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依托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化平台运行,全市共排查发现问题208条,已完成整改176条,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问题线索32条。“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农村经济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驾护航。”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