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热浪翻滚
橙色高温预警信号
连日高悬
将大地化作一个巨大的“蒸笼”
然而酷暑并未“熔断”
江夏公安守护平安的决心
巡逻防控、隐患排查
反诈宣传、破案打击
……
在热浪蒸腾的街头巷尾
在暑气弥漫的深夜社区
江夏区公安分局
民警辅警与汗水为伴
将夜以继日的坚守
化作“汗”卫平安的生动实践
路口热浪中的“焦”警
地表温度直逼50℃,滚滚热浪扑面而来。7月8日,在江夏区藏龙岛辖区主要路段,交通管理大队藏龙岛警区民警陈吉、辅警白俊、牟宗浩早已汗流浃背。他们的身影在灼热的空气中显得有些模糊,但手中的宣传册和响亮的安全提醒却异常清晰。
“师傅,头盔是保命盔,再热也得戴好!”“天气炎热,容易疲劳,骑行时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开午后最高温时段!”他们穿梭在等待红灯的电动车流中,一边递上精心准备的电动自行车安全宣传单,一边结合近期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苦口婆心地讲解佩戴头盔、遵守交规的重要性。面对持续“炙烤”模式,他们的安全叮嘱里更添了一份贴心的关怀——防暑降温提醒,这堂“高温版”的安全课,让不少市民在酷暑中感受到一丝清凉的关切。
这份坚守不止一天。7月9日,交通安全劝导员辅警童向华顶着烈日,驻守在辖区事故多发的“风险点”,及时纠正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对违规载人、逆行、不戴头盔等现象进行耐心劝导。汗水顺着他的帽檐滴落,皮肤被晒得通红,但他充分发挥“两站两员”的前哨职能,用一次次的举手示意、一句句的温馨提醒,为高温下奔波的市民筑起一道流动的“安全屏障”。
夜色里的安全“守夜人”
白昼的酷热尚未完全退散,夜晚的闷热又悄然登场。7月9日晚,当大多数人享受空调房的清凉时,庙山派出所教导员李蓓带领民警王勇、王振国,以及辅警李丁丁、刘苏洋,联合区消防大队,开始了新一轮的“夜巡+夜查”行动。
手电的光束划破闷热的黑暗,检查的脚步踏遍每一个可能存在隐患的角落。在KTV的消防通道,他们仔细检查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完好;在宾馆的前台,他们认真核对入住登记信息,排查可疑人员;在临街小餐馆的后厨,他们重点查看燃气使用是否规范、灭火器材是否有效。他们用细致入微的排查,为夏夜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
社区里的“烈日行者”
社区是平安的基石,也是高温下安全防范的重点。江夏团区委开办了多个“爱心托管班”。为加强青少年的暑期安全意识,纸坊派出所敏锐抓住这一契机,花山社区、马山社区、秀山社区等多个警务室民警辅警主动作为,纷纷走进托管课堂,为孩子们送上一堂堂生动的“暑假安全第一课”。
“水面看似平静,下面可能暗藏漩涡,千万不能私自下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交通安全记心间!”“陌生人的电话和链接,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社区民警牛相超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和互动问答,重点宣讲防溺水、交通安全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生动的讲解吸引了孩子们专注的目光,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安全的种子。课后,牛相超并未离开,而是仔细检查了托管班的消防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应急通道是否畅通、用电用气是否安全,确保孩子们在托管期间的安全万无一失。
社区民警的反诈宣传同样在高温下“火力全开”。针对近期电诈警情高发的重点小区,站西警务室、齐心警务室、职中社区警务室等多个警务室的民警辅警顶着毒辣的阳光,穿梭在楼栋之间。他们挨家挨户敲门,将一张张印着反诈提示的宣传单递到居民手中,不厌其烦地讲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和防范要点。每一步丈量,每一声叮嘱,都是守护居民“钱袋子”最直接、最有力的行动。
热案速破的“雷霆战警”
高温炙烤大地,犯罪分子伺机而动,但江夏警方打击犯罪的力度和速度同样在“升温”。各派出所依托分局刑侦大队及网警的强力支撑,以快制快,连破多起现案,用破案的“加速度”回应群众期待,守护夏季平安。
7月3日,纸坊派出所接到报警称,一辆停放在路边的车内,价值万余元的高档烟酒、茶叶不翼而飞。由于报警人停车时间跨度长,案发时间难以锁定,分局网警及时支援,他们一头扎进监控室,面对海量的视频数据,优先重点排查深夜时段,并最终明确了案发时间。民警辅警冒着高温酷暑,在案发地周边,嫌疑人及所乘车辆可能路过的位置多地走访寻找破案线索,最终明确了4名嫌疑人的身份,于7月7日抓捕归案。
6月24日,受害人一辆价值近两万元的高档摩托车被盗。分局一体化专班迅速介入,顶着烈日在嫌疑人可能出现的区域进行实地摸排和视频接力追踪,最终捕捉到嫌疑人消失在某居民小区内。7月5日,抓捕时机成熟,民警在该小区周边布控,成功将嫌疑人抓获归案。
从灼灼白昼到闷热深夜,从喧嚣路口到静谧社区,从防范宣传到雷霆抓捕……江夏公安以汗水为铠,以忠诚为盾,应对持续高温的“烤”验,他们夜以继日“汗”卫群众的清凉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