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留守村民玉米地被毁的警情
让村民关注的目光投向
一头重出山林的野猪
日前
武汉东新分局花山街派出所民警
联动街道、村委会
协商村民一起
摸索出一条既能保护野生动物
又能维护村民安全的和解之道。
↓↓↓
肖晋和同事没急着下结论,仔仔细细把现场看了个遍。玉米地边上,紧挨着郁郁葱葱的花山白浒山,生态环境很好。他们发现地上有不少清晰的动物蹄印,玉米损毁的样子也不像是人干的。“怕不是山里的‘天蓬元帅’(野猪)下来‘加餐’了。”经验丰富的肖晋心里有了判断。经过询问查看,老杨这片地的损失,大概在一百元左右。
“案子”是破了,“天蓬元帅”干的。可接下来怎么办?老杨可不干了:听说野猪不在国家保护名录里了?那毁了我的庄稼,我得保护我的收成,得想法子把它打掉!村上了解情况的人却觉得,多少年不见的野猪又回来了,说明咱们这生态变好了嘛,老杨损失不大,又是头一回,要不“算鸟”。而街道综治办这边表示,武汉市的细则还没出来,野猪该保护还得保护,生态平衡重要。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简单粗暴地打死它?违法有风险。放任不管?村民的劳动成果谁来心疼?单纯保护?也说不过去。花山街派出所看到这事儿挺挠头,派出所领导觉得这得有个更周全的法子。次日,负责这片儿的社区民警肖晋就忙碌起来,分别联系了花山街道综治办、清风村的村干部,又专门找到老杨,把几方人都请到一起,坐下来好好商量。
商量中,大家各抒己见,民警把相关的法律政策也讲清楚了。最终,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慢慢成型:首先,捕杀这条路走不通。 虽说野猪移出了保护名录,但目前武汉市的具体规定还没跟上,它还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而且野猪野性难驯,人主动去捕杀很容易伤着自个儿。民警表示要对村民们多做解释,避免好心办坏事。其次,不能让老实种地的村民吃亏。 街道和村里都答应,老杨损失的那些玉米,会想法子合理补偿给他。同时,支持他在地边设置围栏,挂上假人、风铃之类的东西,吓唬吓唬野猪,减少它们“光顾”的机会。最后,想办法把这位‘天蓬元帅’客客气气地请回山里去。 花山辖区野猪不算多,可以用声音和光亮“礼送出境”,引导它们回归山林深远处。
这个法子,是派出所搭台子,几方坐下来谈出来的,它在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村民利益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对老杨来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损失有人管,防野猪也有招儿了。
“这下心里有数了,”老杨松了口气,“回去我就好好弄弄围栏,争取和这位‘天蓬元帅’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好!”一场由野猪下山啃玉米引发的风波,就这样在花山街派出所的努力协调下,平和地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