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潜江市中心医院依托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与多学科协作诊疗(MDT)体系,成功为一名复杂高危肺癌老年患者实施精准治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资源。
病例回顾
70多岁的陈女士(化姓)常年受阵发性房颤、高血压、冠脉狭窄等基础疾病困扰,身体状况较为虚弱。在一次体检中,CT检查发现她的右中肺有一个13mm结节,右下肺背段存在一个23mm部分实性结节,这一结果让陈女士及其家人忧心忡忡,遂前往潜江市中心医院治疗。
多学科MDT讨论,精准制定治疗方案由于患者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高,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关键。经胸外科申请,医院医务部迅速组织胸外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病理科、放射影像科、ICU、营养科等科室专家开展多学科MDT讨论。与此同时,医院依托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建立的紧密型医联体协作机制,将患者的影像资料上传至“云平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教授江万里在线完整地调阅资料,并参与了MDT讨论,为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建议。最终,专家们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全面评估了患者病情后,共同制定了手术方案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专家联手,术中冰冻快速明确诊断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江万里教授利用周末时间,与潜江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医疗团队一起,为陈女士实施了单孔胸腔镜技术下胸腔镜右下肺背段切除术+右中肺楔形切除术+淋巴结清扫+胸膜粘连烙断+胸腔闭式引流术。该单孔胸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特别适合老年患者。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是手术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手术方案的调整。潜江市中心医院院长曾智、病理科主任黎三艳,迅速进行了线下紧急术中冰冻病理会诊。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在30分钟内迅速做出右中肺微浸润性腺癌和右下肺背段浸润性腺癌的诊断,为手术的精准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陈女士恢复良好,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基础疾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此次高危肺癌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高效协作,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共享,实现了上下级医院的协同发展;更依托多学科团队的深度协作,突破学科壁垒,整合优势力量,从术前评估、方案制定到术中精准操作、快速诊断,再到术后康复管理,环环相扣、高效协同。相信随着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广泛应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获得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院长简介
曾 智 院 长简介:潜江市中心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副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研究学者,湖北省第十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点青年人才,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菁英教师、烛光导航师。任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微与分子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消化病理学组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消化)亚专科学组副组长,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委员,武汉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科研:承担科研及教改项目1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45篇,代表作收录于《Hepatology》《Oncogene》等TOP杂志。主编《实用临床病理学》、参编中国首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础与临床》中英文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