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诵读共话清廉
以声传纪,诵读经典,共话清廉。欢迎走进“云端诵读·共话清廉”语音节目。在这里,我们将跨越时空,汲取清廉力量,感悟高洁风骨,共赴一场清廉之旅。节目现在开始!
李汉俊的革命人生
1890年,李汉俊出生在湖北潜江一个书香门第。那时的中国,正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少年时代的李汉俊,亲眼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百姓的苦难生活,一颗救国救民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1904年,年仅14岁的李汉俊远渡日本求学。在东京帝国大学和京都大学,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图书馆接触到了马克思的《资本论》,那些关于阶级斗争、剩余价值的理论,像一道闪电,照亮了他迷茫的心灵。他开始意识到:只有彻底的社会革命,才能救中国。1918年,28岁的李汉俊学成归国。他带着一箱沉甸甸的书籍回到上海,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亲手抄录的《共产党宣言》笔记。那时的中国,新文化运动正如火如荼。李汉俊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一见如故,他们经常在渔阳里2号的小屋里彻夜长谈。1920年8月,他与陈望道合作,完成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工作。为了避人耳目,他们不得不在油灯下秘密校对,常常工作到凌晨。"中国的出路在于社会主义!"李汉俊在《星期评论》上发表的这句话,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无数进步青年的革命热情。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7月30日晚,会议正在进行时,突然有法租界的巡捕前来搜查。危急关头,李汉俊主动留下周旋。他镇定地坐在桌前,假装是《新时代丛书》的编辑在开会。当巡捕盘问时,他从容应对,为其他代表争取了宝贵的撤离时间。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继续举行,而李汉俊则回到武汉,与董必武、陈潭秋等人一起建立了湖北的共产党组织。他深入铁路工人中间,在江岸铁路工厂办起了工人夜校。工人们还记得,这位戴着圆框眼镜的先生,总是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剩余价值"的道理。1923年,他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大罢工。面对军阀的镇压,他坚定地说:"工人的血不会白流,总有一天,红旗会插遍全中国!"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此时的李汉俊虽已离开党组织,但他依然坚持革命立场。在武昌中山大学的讲台上,他公开抨击反动派的暴行:"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不在名册上,而在人民心中!"12月17日,李汉俊被捕。在最后的家书中,他这样写道:"告诉孩子们,他们的父亲是为四万万同胞而死的。"刑场上,面对敌人的枪口,他高呼:"革命者是杀不完的!"当刽子手清点遗物时,发现这位"共党要犯"的身上,除了一副眼镜、一块怀表,就只有半块没吃完的家乡麻糖。今天,在潜江的李汉俊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着他当年使用过的煤油灯。那微微倾斜的灯座,仿佛还在诉说着那个在漫漫长夜中传播光明的故事。李汉俊用他37年的短暂生命证明:真正的信仰,永远不会因死亡而熄灭;革命的火种,必将代代相传,照亮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