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盛夏时节,水乡园林碧波荡漾,荷塘里的荷花正以最明艳的姿态绽放。潜江人以荷为媒,将这份自然馈赠与地方风味巧妙融合,烹出一席色香味俱佳的“全荷宴”,让食客在时令滋味中,细品夏日独有的浪漫与雅致。
清晨的荷塘,细雨如丝,已透着勃勃生机。园林街道留耕园家庭农场的荷塘里,层层叠叠的荷叶铺展成一片绿海,洁白或粉红的荷花亭亭玉立其间,沉甸甸的莲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偶有蜻蜓点水,漾起一圈圈涟漪,勾勒出一幅灵动的水乡画卷。
“荷花是咱潜江的市花,不光看着养眼,还是做菜的好料!”农场里,采莲人薛治国正穿梭在荷叶间,他的手灵活地在叶隙中翻飞,刚冒尖的荷尖被轻轻旋下,带着泥土气味的藕梢、盛开的荷花、成熟的莲蓬也陆续被收入竹篮。
“你瞧这荷尖,嫩得能掐出水;藕梢得带点泥才够新鲜,采早了太嫩没滋味,采晚了就老了,全凭经验拿捏。”他举着刚采的荷尖,眼里满是对食材的珍视。
作为潜江的市花,荷花承载的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人以“出淤泥而不染”赞誉其高洁品格,称其为“花中君子”。潜江种荷的历史可追溯至明初,彼时《南浦荷香》的诗句便以“太华移来玉井莲,花开南浦绿荷鲜”描绘这荷香的盛景。将荷花选为市花,恰是潜江人耿直高洁品格的生动写照。
“荷塘里藏着宝贝呢!花、叶、茎、藕,从头到脚都能入菜。”留耕园家庭农场负责人郭晶晶指着满塘荷花,话语里满是自豪。她告诉记者,这片荷塘原本是一片低洼田,“以前种庄稼收成差,流转后试着改种荷花,没想到不仅盘活了土地,还靠‘荷’闯出了一条路。”
如今,荷塘里的荷尖、莲子、藕梢成了抢手食材,昔日的低产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塘”。农场的休闲草棚下,一桌全荷宴已悄然备好,每道菜都透着荷花的清新雅韵。头牌油炸荷花堪称“颜值担当”,金黄的面衣轻薄如翼,裹着半开的荷花,咬一口,外皮酥香炸裂,内里却裹挟着荷花的淡淡清芳。
“这道菜得用刚盛开的荷花,裹上稀面糊现炸,才能锁住花香,多一分火候都不行。”郭晶晶笑着补充。
新鲜剥壳的莲子米堆在白瓷盘里,像一颗颗圆润的珍珠,放进嘴里轻轻一嚼,清甜的汁水瞬间在舌尖迸发。“这简直是大自然的甜蜜暴击!”来自外地的游客李女士边吃边赞叹。
一旁的游客杨先生也饶有兴致地分享:“莲子清甜,但稍老一点长出芯就会带点苦味,这时候清炒做成‘开口笑’,也是餐桌上的抢手货。”
美食配美景。荷尖卷肉将荷尖的鲜嫩与肉馅的醇香缠裹交融,一口下去层次丰富;荷尖炒蛋让蛋液染上翠色,鲜嫩得恰到好处;清炒藕梢、醋溜藕片更是脆嫩爽口,浓郁的藕香在唇齿间弥漫,让人欲罢不能。
如今,农场不仅有草棚供食客休憩,还准备了乌篷船供游客打卡。“采莲、游船、拍荷花,一条龙体验,每到周末都座无虚席。”郭晶晶说,越来越多的人专程为这份“荷”文化而来,在荷塘边找回夏日的慢时光。
这个夏天,荷塘花开正艳。不妨趁着好时节,来潜江赴这场荷香之约,感受那份独属于夏日的“荷”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