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
溺水事故进入危险期、易发期
我市各地各部门纷纷行动
通过加强水域巡查
深化安全教育
落实校家社协同监管等举措
全面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周矶管理区
周矶管理区前进社区多措并举开展防溺水专项行动,通过“宣传+巡查+长效管理”三位一体模式,为辖区未成年人撑起安全“保护伞”。
行动中,社区工竹根滩镇创新宣传方式,组织孩子们以快板表演的形式,宣讲防溺水童谣 “六不准”,让安全知识不再枯燥。(记者 黄颖高 袁庆 通讯员 邵乐钧)
作人员深入居民家中开展面对面宣传,详细了解青少年暑期生活状况,向家长发放防溺水宣传手册,结合真实案例讲解溺水危害,反复叮嘱家长要强化暑期安全监管责任。
在强化宣传的基础上,社区同步启动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机制,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对辖区内河渠、池塘等重点水域开展“拉网式”巡查,重点检查防护栏是否破损、警示标识是否清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巡查人员一旦发现未成年人在危险水域逗留,立即上前劝阻并联系家长,防范溺水风险。
“防溺工作重在日常、贵在坚持。”前进社区负责人表示,将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通过微信群推送安全警示、开设暑期安全课堂等形式,持续扩大宣传覆盖面。(记者 罗珊珊 通讯员 梅小琴)
熊口管理区
为强化水域安全防护,熊口管理区创新构建“四位一体”防护体系。在辖区42处重点水域,严格落实“四个一”救援设备配置标准,21条警示横幅在关键位置高高悬挂,时刻提醒人们注意水域安全。
此外,巡逻车穿梭于各重点区域,多支巡逻队在重点时段对重点水域进行高频次巡查,及时发现并劝阻危险行为;全域56个广播点位不间断循环播放防溺水警示音频,确保安全提醒无死角、全覆盖。(记者 王宇杰 通讯员 张涵)
后湖管理区
后湖管理区纪委立足监督职责,以“三举措”开展防溺水宣传专项监督检查。
管理区纪委联合督查组深入辖区各办事处(社区),对照防溺水工作责任清单,重点核查专题会议部署、人员职责划分情况,确保责任到岗到人。
督查组一方面实地检查宣传横幅、警示标语、宣传车巡逻及农村应急广播播放情况,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另一方面随机走访群众、师生,通过现场提问了解防溺水“六不准”原则及应急救援措施掌握情况。
建立“发现问题——反馈整改——跟踪回访”监督闭环。对宣传资料发放不足、重点水域巡查记录不全等问题,现场下发整改通知,明确整改要求及时限,并开展“回头看”,对整改敷衍的严肃问责,推动宣传工作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后湖管理区纪委已开展5次专项监督检查,督促整改3个问题,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通讯员 杨慧玲)
总口管理区
为切实提升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守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总口管理区妇联联合市义工联在总口儿童服务站组织开展了一场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活动。
活动中,服务站工作人员通过真实案例剖析与直观视频展示,深刻揭示溺水事故的突发性与巨大危害,为孩子们敲响安全警钟。讲解环节聚焦实用知识,详细传授防溺水“六不准”原则,以及紧急情况下科学自救与互救的关键技巧。为强化理解,现场还设置了趣味互动问答与模拟演练,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踊跃参与,积极学习自救呼救动作要领。(通讯员 张平)
老新镇
老新镇坚持“生命至上、预防为先”,以宣传教育、隐患排查、设施完善、联防联控为抓手,构建全域防溺水安全网络,确保暑期安全守护“不放假”。
该镇构建学校、家庭、村(居)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学校开展“讲、感、学、练、誓”五步防溺水演练,发放《致家长的防溺水告知书》,明确“四知晓”监护要求(知晓孩子去向、活动内容、同伴情况、返回时间),村(居)设置警示横幅、宣传栏,应急广播循环播放宣传音频,并开展“敲门行动”普及防溺水知识。
同时,该镇对辖区河流、沟渠、池塘等水域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重点水域档案”,严格落实“四个一”救生设施(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杆、一条救生绳),全镇累计设置警示牌170余处、救援设备70余处。组建由镇、村(居)干部和志愿者组成的巡查队伍,每日“定时+不定时”巡查,及时更换破损设施、补充救援物资,劝阻靠近水域的未成年人。
此外,该镇联合派出所、学区、村(居)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制定溺水事故应急预案,发动人员成立防溺水志愿服务队,针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重点群体开展入户宣传,科普溺水危害及自救方法。(记者 曾俊伟 通讯员 何媛媛)
竹根滩镇创新宣传方式,组织孩子们以快板表演的形式,宣讲防溺水童谣 “六不准”,让安全知识不再枯燥。(记者 黄颖高 袁庆 通讯员 邵乐钧)
为增强青少年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发生,6月23日至9月底,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全市应急广播系统在开展青少年防溺水广播宣传。(记者 王富田)
市妇联、市义工联
“如果看到有人掉水里,能不能直接跳下去救?”“心肺复苏按压哪里最有效?”近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展厅里,一群小朋友举着小手抢答,家长们也凑在旁边认真听着。原来这里正在开设一堂超实用的“安全急救课”。
“小朋友们,记住啦!遇到有人溺水,千万不能自己手拉手去拉,这样反而可能一起遇险。”活动现场,市义工联秘书长、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讲师卫剑峰通过“讲解+示范+实操”的方式,手把手教孩子们正确穿戴救生衣,带领孩子们学习“六不准”和“四不要”,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心肺复苏(CPR)实操环节。卫剑峰通过人体模型,一步步演示“判断意识-拨打120-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并邀孩子们轮流上手:“手肘要打直,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卫剑峰在一旁指导并及时纠正动作偏差。孩子们从最初的生涩到逐渐掌握节奏,急救知识悄然扎根童心。
这是市妇联、市义工联为亲子家庭送上一份“暑期安全大礼包”,通过开展寓教于乐的沉浸式安全体验活动,提高家庭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记者了解到,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还藏着不少“隐藏款安全课堂”,一楼安全自护展厅设有灭火器实操体验、模拟烟雾逃生、交通安全知识抢答、校车安全知识学习等区域,户外特设防溺水地面旗等,让大家身临其境地学习安全防护技能。(记者 成妍 通讯员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