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新闻发布会开到村里,问的都是咱关心的事儿,真接地气!”7月4日下午,赤壁市赵李桥镇蓼坪村村委会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加快建设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引发热议。赤壁市农业农村局不仅亮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成绩单,更打破常规,邀请村民代表与媒体记者同台提问,让政策解答直通基层。
发布会上,赤壁市农业农村局介绍,赤壁市坚持高位推动,构建“三资”监管新格局。市委市政府将其列为重点工作,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专班,形成三级责任体系。通过10余次专题部署,组织200余个工作组、3000余名干部,实现16个乡镇“三资”监管全覆盖,推动监管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靶向发力下,基层治理成效显著。自2024年5月起,赤壁市启动“三资”专项整治,创新“五位一体”模式。截至2024年底,1411个问题全部整改,追缴资金115.78万元,收回集体资源300亩,追责236人,完善制度87个。2025年持续深化,已发现问题429个,追责16人,追缴资金18.59万元;“三清四建”行动发现问题53个,追缴资金23.4万元。同时,开展清产核资,运用“人查 + 技查”覆盖全市村(社区)和村(居)民小组,清查核实资产总额增8254.3万元,资源面积增5.2万亩。此外,推广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三资”全流程数字化,完成大量交易与记账,整改问题130余个。
制度建设为长效监管护航。赤壁市制定系列管理制度和平台规范,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建立“周调度、月督查”机制,构建智慧监管体系。在盘活利用上,赤壁市分类施策,对资源富集村发展特色产业,资产聚集村改造物业资产,还与“两山”集团对接,规范土地流转,释放经济增长潜能。
本次发布会不仅走出政府高大上的新闻发布厅来到了村委会会议室,除市直机关、乡镇机关人员,还邀请了村民代表参加新闻发布会。
在记者提问环节更是成为一大亮点。 不仅有媒体记者提问,还有村民也参与提问。
蓼坪村三组村民王有月举手提问:作为一名普通村民,我们如何知道村里的集体资产有没有被合理利用?有没有便捷的方式参与监督?
市农业农村局王金平说,在保障村民知情权和参与监督方面,我市主要通过“制度+科技+公开”三重机制实现:一是信息化平台全流程透明化。目前全市已全面推广应用湖北省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所有集体资产资源已全部录入平台,同步上传资产图片3万余张、经济合同2千余份。村委会将村民的信息录入平台后,村民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湖北省农村三资监管平台--群众端”,点击“请登录”,输入个人信息,进行身份绑定后就可以实时查询集体资产的权属、租赁、交易等信息,相当于给集体资产戴上了“数字身份证”。二是多维度监督机制兜底。村级公示与群众参与:在清产核资阶段,已通过“村级自查+两轮公示”确保数据公开;在日常管理中,村级财务收支、资产处置等事项需通过村务公开栏、屋场会等形式定期公示,村民可随时现场核查。三是智能预警与动态监测。平台设置了合同超期、账实不符等信息预警,基层干部可通过预警快速定位问题,群众若发现异常,可直接向村委会或乡镇反馈,监管部门会第一时间核查处置。
这场“零距离”新闻发布会,既是赤壁市“三资”监管成果的展示,更是基层治理民主化的生动实践。将政策宣讲、问题解答搬到村民家门口,既回应了群众关切,也为乡村振兴和示范区建设凝聚共识。其创新做法,为政务公开和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滕翔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