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服务推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大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到2027年,全市GDP达到4000亿元左右,占武汉都市圈比重达到10%左右,在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实现进位;到2030年,与武汉同城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前列,中心城区集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一、深度融入武汉都市圈发展
共建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推进鄂黄第三过江通道、燕矶长江大桥、武汉至黄梅高速项目,促进区域间互联互通。
推进科技同创聚焦主导产业,全市建成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200家以上。
加快产业同链对接武汉万亿级产业集群,发挥“光谷第九园”和合规化工园优势,每年招引产业同链项目60个以上,协议投资额不少于500亿元。
推进民生服务共建共享系统承接武汉优质公共服务功能,重点发挥黄冈基础教育品牌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吸引都市圈和省外学生就读。
服务都市圈文旅消费发挥黄冈文旅资源优势,依托武汉都市圈大市场,深化客源互送、线路互通、营销互推、特色互补、协同发展。
二、带动大别山毗邻地区协同高质量发展
发挥交通枢纽功能推进京九高铁阜黄段、沿江高铁合武段、麻阳高速北延等项目建设,畅通黄冈与豫南、皖西通道。
以供应链整合资源建设中药材保护与繁育基地、道地药材趁鲜加工基地、区域性中药材交易市场等,培育大别山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发展大别山红色文旅产业围绕“赤黄红”文旅主轴,以红安、麻城为中心,与大悟、新县、金寨等地协同联动,共建红色文旅圈。
推动优质公共服务梯度辐射推动口子县与武汉三甲医院合作、与黄冈中学等名校组建教联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并向周边地区辐射。
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推进机制编制黄冈、信阳、六安三市一体化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建立统一规划、协同管理、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省际合作机制。
三、加快区域联动发展
四、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把握人口回流、产业回迁趋势,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发展“2+2”主导产业,建设绿色低碳县城,推动人口向县城集中。
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体系突出1-2个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依托供应链平台建立直销直供、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等渠道体系,带动“山货出山”。
构建统筹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县城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推动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落实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居)务公开目录,规范村(居)务公开形式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