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落实省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部署,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准备工作,6月30日,湖北省十堰市消防救援支队在竹溪县新洲镇举行高山峡谷水域救援综合实战演练,十堰消防救援队伍共调集20车90人参加演练。
演练灾情设置
因连日强对流极端天气,十堰市竹溪县新洲镇境内突发严重山洪灾情,引发系列次生灾害。支队立即启动抗洪抢险跨区域救援预案,调派专业力量赶赴现场处置。
演练结合援陕救援经验,依托高山峡谷地形,模拟山洪突发、峡谷救生、车辆落水、乡村被淹、山体滑坡、水面搜救、水下打捞等10种灾害场景,设置灾情侦测、人员转移、滑坡救援、水域搜救、打捞转运、应急排涝等6大类11项实战科目。
应用直升机、机器狗、载重无人机、返巢式侦察无人机、前突通信车、水上飞翼、水下探测机器人、激光位移监测仪等器材装备,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术、练保障,检验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实战效能。本次演练突出以下五个特点:
一、突出立体侦测 强化灾情精准研判
综合运用空天地一体化侦察监测手段(直升机、机器狗、无人机、传感器),全方位、多维度获取灾情信息,显著提升了灾情会商的精准性、时效性。
二、突出科技赋能 提升巨灾应对水平
深化人机协同,运用返巢式侦察无人机“车机一体”前突通信车、水下探测机器人、“龙吸水”排涝车等高科技装备及智能化指挥平台,有效提升应对特大山洪、地质灾害等险情的攻坚处置能力。
三、突出战法应用 检验现场作战效能
设置典型实战场景,系统应用援陕救援行动总结的被困人员随车吊转运法、水域拦截网救援法等战术战法,验证技战术有效性和可靠性。
四、突出极端场景 提升队伍攻坚能力
按照暴雨、激流、滑坡断路等极端恶劣条件叠加影响,紧贴实战设置“断路、断网、断电”复杂救援场景,借助卫星通信“黑科技”和先进技战法,打通极端救援最后一公里,检验队伍“三断”极端情况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五、突出模块投送 探索分进合击模式
有效运用“人装分离、分进合击”战术,实现救援力量向任务区域精准调集、快速出动、高效部署,提升救援效率与协同水平。
结合援陕救援经历基础上,我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力量调派科学合理、专业精准
二是辅助支撑多元融合、实用实效
三是攻坚作战明确任务、分工协作
下一步,湖北省十堰市消防救援队伍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强化各项防汛举措,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严实的作风、更加坚定的意志,坚决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准备,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