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召开期间,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高校、科研机构代表参加。其中,不少嘉宾与湖北颇有渊源,尼加拉瓜驻华大使孔乐然便是其中一位。
孔乐然于2021年在武汉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对于“第二故乡”湖北武汉的数字教育发展如数家珍。他在接受湖北国际传播中心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北在数字教育领域的前沿实践令人瞩目,创新模式值得全球南方国家借鉴。他期待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把中国数字教育方案引入拉美,共同绘制教育现代化新图景。
中国构建的新型师生互动模式为全球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HICC记者:注意到您很喜欢数字教育大会上呈现的“未来课堂”,为什么?
尼加拉瓜驻华大使孔乐然:
虚拟现实课堂令我倍感震撼。当学生们通过VR技术“走进”分子结构进行探究式学习时,这展现了中国教育创新的非凡想象力。这种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教学方式,如果能推广至尼加拉瓜等发展中国家,将极大提升教学效能。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正通过技术赋能构建新型师生互动模式,这为全球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数字教育在湖北广泛运用湖北能为全球教育转型提供的重要经验
HICC记者:您认为湖北在数字教育领域还有哪些经验可以与世界分享?
尼加拉瓜驻华大使孔乐然:
作为武汉高校的毕业生,我对湖北教育数字化进程有着深刻体会。以我曾就读的武汉理工大学为例,图书馆资源全面数字化带来的便捷性令我印象深刻——学生能快速获取学术信息,有效支撑科研与职业发展。这种通过数字技术打破知识获取壁垒的实践,正是湖北能为全球教育转型提供的重要经验。
湖北“数字教室”模式将引入尼加拉瓜开创南南教育合作新范式
HICC记者:前几天,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您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北与拉美国家的数字教育合作如何实现共赢?尼加拉瓜驻华大使孔乐然:
中拉论坛为深化合作提供了战略平台,尼加拉瓜国家大学理事会与湖北大学的合作已结出硕果——今年2月双方签署了学术合作协议,将推动尼加拉瓜高等教育发展。我们的目标是每年带来越来越多的尼加拉瓜学生,让他们可以了解中国在数字教育方面的经验。我们正筹划将湖北的“数字教室”模式引入尼加拉瓜教育体系,这种以需求为导向、技术为纽带的多层次合作,正在开创南南教育合作新范式。
中国人民与拉美人民将共同书写出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HICC记者:您认为“中国梦”与“拉美梦”是否相通?
尼加拉瓜驻华大使孔乐然:
我认为我们有着相同的梦想,发展诉求的高度契合让我们同向而行。无论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经贸互通,还是新能源开发等具体领域,尼加拉瓜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已取得显著成果,新国际机场建设、深水港可行性研究、清洁能源项目开发等项目都在持续开展。当14亿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与6.5亿拉美人民的发展愿景产生共振,我们将共同书写出互利共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