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布
第50届南丁格尔奖获奖者名单
今年全球仅17国35人获奖
中国7人上榜
其中一位便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艾滋病临床指导培训中心护士冯玲
南丁格尔奖是护理事业最高荣誉
作为湖北首位获此殊荣者
冯玲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01温情护理 点燃患者希望之光
冯玲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
一行一列、一字一句
记满了她写给患者的“悄悄话”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她始终坚持的“温暖护理观”
和那份真诚与良善
激励无数患者重拾信心
这本笔记本时刻陪伴着冯玲
在传递爱与希望的同时
也记录着她护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2003年,冯玲所在团队倡议举办
我国首个儿童艾滋病研讨会
2008年,设立“爱心助学金”
募集资金帮助因艾滋病失去至亲的孤儿
及贫困艾滋病家庭的孩子就学
2013年起组织“快乐求知夏令营”
如今已累计资助学费825万元
帮助学生1000余人次
2011年,开设心理咨询门诊
创作公益心理类音频节目《爱・生命》
2015年起,走访调研湖北各地
进行艾滋病科普宣传
指导3000多名疑难病患诊治
2018年,冯玲所在的艾培中心
成为武汉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基地
开展艾滋病社区宣传
同伴教育等志愿服务
……
在治疗与护理以外
冯玲在慈善与志愿服务道路上
也同样坚守了多年
02胆大心细 守护万余传染病患者
1999年,冯玲跟随
著名艾滋病防治专家桂希恩教授
前往河南省上蔡县实地考察
认识到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和误解
“我们应该帮助做些改变”
团队将艾滋病患者接回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桂希恩教授与患者同吃同住
让冯玲受到震撼和触动
并勇敢地付诸行动
她细致梳理艾滋病科普知识
为护士们做培训示范
她不惧危险
第一个给患者打针换药
第一个帮患者洗头剪发
一位患者因药物过敏
出现全身皮肤和黏膜损害
导致上下嘴唇粘连无法进食
冯玲在和管床医生沟通后
毫不犹豫穿上隔离衣
戴好防护面罩和手套
小心翼翼地将患者上下嘴唇分开
尽管血溅上衣服和面罩
她也始终没有停下
最终,在团队的精心护理下
患者逐渐好转并康复出院
2003年“非典”期间
冯玲主动请缨组建发热隔离病房
培训医护人员
2014年,冯玲加入中国援非医疗队
多年来
冯玲服务了1万余例艾滋病患者
和同事们完成了数千例
HIV感染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
帮助数百名HIV阳性孕妇顺利生育
冯玲还和器官移植专家
探讨HIV感染者器官移植的可能性
并于2020年成功为一名
HIV合并尿毒症患者实施肾脏移植手术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艾滋病患者取药受到影响
冯玲积极与多地疾控中心及治疗点沟通
制定艾滋病患者治疗服务方案
保证了治疗的连续性
长期的工作经历让冯玲
深感艾滋病治疗的复杂性
她频繁来往于不同科室之间
不断向专家虚心请教
在国内较早地开创了
艾滋病护理多学科协作模式
成立了HIV合并肿瘤
HIV合并重症感染
HIV合并肾病等多个协作小组
更加高效地解决了诸多护理问题
03大爱无疆 专业与担当薪火相传
冯玲,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护士
更是一位无私的老师
自1996年起,她投身护理教学
培养了7000多名护理学员
指导了无数进修护士和护士长
作为临床带教老师
她不仅注重技巧性培训
更注重引导学生的心灵成长
经常给学生们讲述医患暖闻
将南丁格尔的博爱、奉献理念
贯穿教学始终,厚植职业精神
在她的影响下,多位研究生投身
艾滋病防治公益事业
为国家艾防工作献力
作为感染专业护理学科带头人
及艾滋病防治项目专家成员
冯玲非常注重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她将标准预防理念用于静脉治疗
建立湖北省首个安全输液病房
通过总结工作和学习经验
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
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流程
并在省内最早开始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培训
任湖北省武汉市护理学会
首届感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
冯玲力促对新发传染病的认知
及新型诊疗护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2019年,冯玲所在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以艾滋病防治科普宣传为特色
成为首批中华护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为了能够帮助更多人
冯玲建议医院成立了
“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
截至2024年
已有1000多人加入
志愿服务时长超过7600小时
其中既有不同科室的医生护士
也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青年
他们共同怀揣奉献的初心
用行动为他人送去温暖
冯玲,用35年的坚守与奉献
书写着自己的医疗故事
也诠释着南丁格尔精神的内涵
她在专业上突破创新
在慈善中传递温暖
在教育中传承理念
用专业与大爱点亮生命微光
她是护理界的骄傲
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