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奖,背后是一次系统性设计突破
“当设计真正触及人性,技术的冷峻也能变得温度可感。”在谈及其新作“Kevlin Nexus”时,设计师陈萍这样总结。
这款融合智能交互、品牌传播与虚拟体验的创新作品,自推出以来已先后斩获London Design Awards、美国IDA设计奖,以及IAA French Design Awards、MUSE Design Awards与TITAN Innovation Awards等多项国际权威荣誉,赢得全球设计界的广泛认可。作为业内评选标准严苛、涵盖维度最广的几项大奖,它们的密集颁发不仅凸显了“Kevlin Nexus”在创新性、功能性与用户体验整合方面的领先水准,也标志着该作品在跨界融合和沉浸式设计路径上的系统性突破。
跑酷游戏中的产品性能,设计叙事再造用户关系
“设计不是纯美学,它应该是用户与产品之间桥梁的形态。”陈萍将“Kevlin Nexus”定义为一次“沉浸式功能体验”的实验性探索。作品将Kevlin品牌核心性能参数融入一款虚拟跑酷游戏之中:在沙漠场景中,抗紫外线性能成为角色维持“生命值”的关键;而在极寒地形中,产品的保温能力成为游戏角色前行的保障。
通过场景与功能的深度映射,用户在虚拟世界中对品牌性能有了直观体验,甚至形成了潜意识层面的产品认知。“我们希望让用户不仅记住这个产品,更记住它在关键时刻提供支持的感觉。”陈萍解释。
从iGO到VoyEase,她一次次推动“体验进化”
在过去的十年里,陈萍已多次因打破设计传统而获得国际认可。从iGO中首创“去地图化导航”系统,到VoyEase项目中将AR与历史文化叙事融合,再到此次“Kevlin Nexus”中的虚拟交互机制,她始终走在用户体验创新的前沿。
她指出:“不同技术总在快速更替,但用户的需求其实并不多变,他们一直需要的是理解、效率和情感共鸣。”
在她主导的Multi-Scenario Modular Control System项目中,她引入模块化思维,让智能家居系统能在多场景中实现自由切换,同时保持界面与逻辑的一致性。该项目不仅解决了操作复杂的问题,也为B端和C端用户创造了统一的设计语言。
“设计师是讲故事的人”——她的哲学是连接人与技术
在陈萍看来,真正有生命力的设计,一定是技术与叙事的融合体。“我并不追求形式上的先锋性,我更关心的是用户是否因此能理解一个复杂系统、感受到安全或自由。”她说。
这一设计哲学,也让她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舞台上始终保持独特性。不同于只强调造型或界面的设计,陈萍更强调“行为背后的逻辑结构”,并擅长将抽象的系统行为具象为具体的用户旅程。
从国际获奖到行业话语权,陈萍的路径成行业范本
如今,陈萍的作品不仅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在产业界也被视为具备范式意义的案例。她将复杂系统、产品性能与品牌叙事融合的设计路径,已被多个品牌视为参考模板。“Kevlin Nexus”的成功不仅是作品的胜利,也反映了她所倡导的“功能-体验-情感”整合设计观,正在全球设计语境中占据更为核心的位置。
她坦言,“我们这一代设计师,不仅要会画图,更要会写逻辑。要理解人的情绪波动,也要懂得系统运转机制。”这也是她不断跨界、不断获奖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