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晚,黄冈东坡外滩,夜色中,湖水轻漾,以天地为幕,以明月为弦,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演职人员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沉浸式体验了一代文豪的心路历程。

带着观众们对“加演一场”的热切盼望,5月4日晚,大型原创实景音舞诗画《大江东去》在东坡外滩明月广场连演两场,黄州遗爱湖畔的风裹挟着细密的雨丝,演职人员深情回馈黄州市民和远道而来的“坡迷”们,在风雨中成就了一场独一无二的东坡文化之约。


黄冈市人民政府给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感谢信
大型原创实景音舞诗画《大江东去》,聚焦苏轼初贬黄州的至暗时刻,从孤舟抵岸的彷徨、乌台构陷的凛冽,到定慧禅悟的微光、乡邻烟火的人间,以舞台浓缩其命运转折与精神觉醒。
当晚7:30,第一场演出伴着绵绵细雨拉开帷幕,主演谢素豪的表演细致入微,一个转身,仿佛东坡临江而立,一句吟诵,千年文豪苏轼仿佛就浮现在眼前。光影间浮现移动的宋代山水画卷,诗词歌赋转瞬间成为了可触可感的文化名片。




雨,是苏东坡诗词中不可缺少的素材,公元1082年农历三月七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沙湖道上写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感悟。5月4日,当加演的21:30场开演时,音乐剧《大江东去》实景版的演员们,借着大雨即兴演绎了一段《定风波》名场面,台上演员在雨中翩翩起舞、纵情高歌,台下观众以掌声应和,雨伞连成一片移动屋顶,主办方与商户们化身“当代蓑衣客”,在滂沱大雨中,为观众们递上暖心姜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东坡精神。观众收伞的瞬间,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最真实的力量。
演出结束,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暴雨中,感人至深的情节让他们流下热泪,台上的演员们也被现场浓厚的氛围深深打动。观众们纷纷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观剧体验,社交网站上好评不断,点赞连连。



无人机空中写诗
书写山水图案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科技与古韵的完美碰撞

据悉,大型原创实景音舞诗画《大江东去》加场门票自5月3日上午9:30开票,几小时内900张门票全部售罄。从黄梅戏大剧院到东坡外滩,全体演职人员们不辞辛苦,人均工作时长超12小时,发扬了“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东坡精神”。

黄州
是苏轼跌入命运深渊的谷底
亦是他实现蜕变的精神原乡
以天地为卷 以江涛为墨
看一蓑烟雨 赏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以独一无二的雨中演出,将东坡精神照进现实。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演职人员们,日夜兼程,只为成就最好的表演,用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文化摆渡人”。他们摆渡的不仅是千年诗篇,更是一种“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坚守。这场双向奔赴的浪漫,让东坡精神在雨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