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立春”的萌动、沐浴“雨水”的温柔、经历“惊蛰”的生机、共享“春分”的浪漫、感受“清明”的追思,4月20日,迎来了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诗意“谷雨”。
每年都会为春天吟诗作赋作散文的我,今年也赏了花,看了景,闻了香,在这一路泼墨堆翠的山花浪漫里,除了一篇《咸安百公里花带引爆花经济》新闻作品和几首打油诗外,今年欠春天一封久违的情书(散文)。
是锁碎的忙拖住了笔头,还是借口用情不专没有灵感?反正久久没有动笔写一个字。然而在谷雨这天,因父亲一个“想我了”的电话,激起了心中深埋的春思。我挂掉电话,毅然驱车二十公里越过满山青翠,越过满畈结荚的油菜田,越过暮春河水鸭戏画卷,带一腔思念和爱人一起回家看望84岁的老父亲。
因每年11月至次年清明,父亲都是跟我或大哥家一起小住一段的,这是母亲去世后这17年雷打不动的约定。因为小哥小弟在外打工,患哮喘的父亲不宜在家里过冬。但村里有父亲熟悉的老乡,平时身体好一点就住家里跑。若父亲在家中住,我们轮流一周一次回家探望,送点生活用品水果等,陪父亲唠下嗑,帮父亲洗洗衣被,让父亲开心舒服。然而这点理应的孝道还被大家传为美谈。
从小我和父亲感情就很好,哪山有什么美景,哪畈有什么花海,哪街有什么美食,我都会第一时间带你亲去体验。这十多年里,每年樱花、油菜花、桂花盛开之时,我都会在工作之余带上父亲一起赏花,品美食,用耐心给父亲讲乡村里的故事。
思绪飘飞到草长莺飞的三月,在淦河花开柳丝绿漾清波里,有父亲开怀的笑;在大幕山铺天盖地的樱花霞海里,有父亲欢快的山歌;在油菜花带的金色浪漫里,有父亲踏春的影。
瞧,大幕山965米山巅那连绵几百座山体形成的樱花谷,或三五朵紫色的一丛丛,或七八朵粉色的一簇簇,或十几株白色的一堆堆,在春风的亲吻中,落花缤纷,与身着瞻彩衣的十二花神在山间起舞,形成一幅最美的油画。在大山脚下文艺演出中,父亲带着小红帽坐在台下,看着歌舞,高兴也和上几句,舒心的笑容与花儿一样灿烂。
“向阳而生、自然撒野”的油菜花节在马桥花海举行,那是一场金色的盛宴。“聆听春天的风、开往春天的巴士、花海荡舟”等42处新的打卡点,引来10万游客踏春赏花。父亲喜欢热闹,一如既往地迷上了文艺节目,从头到尾一个不落,站着也要看完。看到油菜花海边20多个村湾的特色农特产品的贸易集市,叫卖声声中购销两旺时,父亲感慨地说,以前乡下的花也一样地开得漂亮,却没有这样开的热闹;如今开眼了,农民种的干豆角、干萝卜片之类的除了家用,还可以在田间地头做生意卖钱呢。
这个春天,游历在万千游客朋友圈的花海图文视频中,沉浸在“儿童戏走追黄蝶”的灿烂笑脸上,畅享在村民收入见涨的感恩里,践行在孝道莫等闲的陪伴中……
谷雨,是春天最后的诗意与温柔;陪伴,则是父母暮年时,儿女长情的约定和无言的告白。我想,就用这篇闲来之笔抵今年欠下春天的情书吧。(胡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