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成立政务服务支队,全面统筹政务服务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4月25日,记者从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2025年武汉市公安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武汉市公安局立足主责主业,坚持态度为先、主动靠前,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改进提升市场、法治、开放、政务、产业、科创“六大环境”,通过一系列法治“硬举措”精心优化营商“软环境”。
01打防一体,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感谢你们公正高效办理了这起职务侵占案,帮我们及时止损2800多万元。”日前,青山区某融资担保公司负责人专程来到青山区分局,向办案民警送上锦旗。
金融诈骗、侵犯知识产权、职务侵占等犯罪严重侵蚀着企业的发展根基。今年以来,武汉警方主动作为,在金融、涉税、商贸、食药环知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行动,进行常态化精准打击,努力实现“企业损失最小化、追赃挽损最大化”。截至目前,全市共侦办涉及企业利益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串通投标、合同诈骗等刑事案件200余起。
秉持着打防结合的理念,武汉公安经侦部门在全市9个区精心建设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站,并成立22个驻企警务室(站)。民警们主动深入企业,化身法律宣传员与问题解决者,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广泛收集各类困难与建议,并及时给予帮助,不断增强企业的“免疫力”,从源头上堵塞风险漏洞。
采购7.7吨冷冻毛肚,却要求不走对公账户。2月24日,洪山警方从一笔蹊跷的“大订单”入手,通过深入核查,火速拦截,仅用半小时,就为白沙洲冷链市场商户汪先生保住了价值70万元的货品。
今年以来,武汉公安对各类涉企突出违法犯罪展开凌厉攻势。专项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共侦破案件1000余起,返还被骗资金4500余万元;紧盯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打掉31个洗钱团伙;对相关企业反映强烈的涉成品油违法犯罪问题果断出击,查处案件14起,收缴非法成品油53.8吨,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02护航文旅,点燃演艺经济引擎
“武汉服务能力杠杠滴!看完演唱会,巨大的人流‘丝滑’离场。”3月31日凌晨,在刀郎演唱会第二场结束后,原本需要1小时的离场高峰时间,仅用25分钟便恢复畅通。一名主播专门发布视频点赞武汉公安。
“安全、有序、舒心”,这些关键词成为观众对武汉大型活动最直观的感受。为助力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武汉公安以需求为导向,将观众的体验放在首位,坚持市场先行、企业优先。刀郎演唱会期间,公安部门充分展现智慧与温情,他们将相关场地划设为无票歌迷交流场所,并安排18支治安巡控组积极引导,维持秩序,同时贴心提供餐饮、热水、医疗等服务,收获歌迷的如潮好评。
在活动筹备的关键环节,武汉公安与文旅部门紧密携手,建立起高效联动机制。对活动审批、票务管理等重点事项,双方协同发力,审批时间从原本的7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对符合安全条件,且市场反响良好、活动承办方临时增加的演出,武汉公安专门开辟快速审批通道,保障演出顺利进行。
为统筹发展与安全,民警主动上门,对大型场馆进行细致的现场踏勘及调研,按照“一场(馆)一策”,精心指导场馆方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细化安保措施,完善应急预案,既全面提升场馆的安全保障能力,又充分挖掘场馆容量潜力,助力场馆发挥经营效益。
今年以来,武汉主场文旅活动蓬勃发展,武汉公安凭借一系列创新举措,圆满完成了包括春晚分会场、“赏樱季”“汉马”等在内的98项438场次大型活动安保任务,将“演艺经济”带来的超高“流量”,转化为“文旅体产业”的持久“留量”。
03优化政务,构建便捷服务生态
“上门服务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4月23日上午,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接过“办证回执单”时连声称赞。当天,94名即将奔赴东南亚,投身“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技术骨干在公司内办理了护照申请。
面对企业海外项目人员流动频繁、紧急办证需求多的难题,武汉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迅速行动,今年初组建了“护航‘一带一路’先锋队”,走进重点企业开展“定制服务”,目前已为企业集中办理护照700余人次,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不仅要助力企业“走出去”,还要积极引才引智。武汉公安聚焦放宽优化免签、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停居留期限,扩展留学生校外实习范围,实施更加便捷的出入境政策。同时,加快推进移民管理领域制度型开放,为347名企业亟需的外籍专业人才办理“五星卡”,让海外高端人才安心扎根武汉,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武汉公安专门成立政务服务支队,全面统筹政务服务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通过优化政务服务结构,形成‘网上办为主、自助办为辅、窗口办兜底’的高效模式。为了让群众线下办事“只进一门”。武汉公安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全新模式。4月15日,市级公安政务服务专区投入运行,金融、保安、身份证、居住证等高频事项均可“一站”办理。
“我们绘制公安政务服务‘一张地图’,依托‘武汉公安’微信服务号,将全市公安办事点位落格上图,提供办事点位、办理事项、联系方式、办公时间等,并支持一键导航,确保群众办事‘一图走江城’,让政务服务触手可及。”市公安局政务服务支队支队长黄旭光介绍。
04智慧赋能,破解城市交通困局
不久前,家住光谷的曹先生趁着晴好天气,带家人前往东湖磨山景区游玩。出发前,他通过微信小程序 “东湖停车预约”,轻松查看景区停车场的空余车位并完成登记预约。随后,依照手机导航的指引,一路顺畅地驾车驶入访梅路停车场。这是交通场景数字化应用给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
近年来,武汉公安交管部门持续深化智慧交通建设,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全力推动交通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迈进。
为有效缓解交通压力,交管部门多管齐下:精心优化39条绿波带路段,让车辆在道路上能够顺畅通行;对热门景区及重点商圈的交通拥堵态势进行深度分析,实施分级管控与诱导策略,合理引导车流;依托数字化停车管理,实现泊位扩增、预约停车引导及统筹监测调度,显著改善“停车难”。此外,在经开、东湖高新等区域试点全息路口、路段仿真系统,通过对交通状况的精准模拟与实时优化,进一步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让城市交通脉络更加畅通。
在交通管理执法方面,武汉交警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依托122报警平台、12345热线、“民意云”平台、“随手拍”等系统,对近17万条群众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研判。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锁定并精准查处“飙车炸街”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此外,武汉交警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闯行桥隧专项整治行动,借助智能识别、视频追踪等先进技术,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闯行桥隧行为保持高压严管态势,闯行桥隧数量同比下降7成,有力维护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与秩序。
“我们将坚持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将群众和企业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改革攻坚,完善各项举措,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武汉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