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壮)最美人间四月天,花开满枝景色浓。此时,涢城大地春意盎然、百花争妍,好不烂漫。安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2600年建城史、800年德安府史、500年安州史、40年撤县建市发展史。拥有一脉相承的古城文化、全省唯一的李白文化、首屈一指的银杏文化、独树一帜的漫画文化、薪火相传的红色文化。
安陆市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安陆锚定“复兴德安、振兴安陆”愿景,围绕打造“全国李白文化研学旅行基地”功能定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着力将文旅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打造荆楚文旅名县。目前,安陆共有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旅游景区3家。其中白兆山风景区正在全力争创国家5A级景区。
最美人间四月天,花开满枝景色浓。安陆境内赏花资源丰富。每年春天,盛世闻樱的樱花、伍欣甸园的海棠花、巡店的油菜花、朱桥的牡丹花、孛畈的杜鹃花、李店的桃花等竞相绽放,如梦似幻,蔚为壮观。当前,以花为媒的“赏花经济”正成为赋能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的新亮点。春暖花开季,赏花正当时,安陆陆续推出了“樱时绘梦 盛世流光”2025盛世闻樱樱花季、“李白故里 唐风古镇”第四届桃花节、第四届朱桥牡丹文化旅游节等系列赏花节庆活动,精心设计推出了“李白寻踪 诗画田园之旅”两日游精品线路,串联安陆白兆山、李白村、盛世闻樱、朱桥牡丹园等多家重点景区,寻诗仙遗踪,觅山水之趣,尝舌尖滋味,感人间烟火。
孛畈镇:漫山映山红盛放
(孛畈杜鹃花)
近日,随着气温回升,孛畈镇杜鹃长廊的映山红迎来了盛花期,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肆意绽放,将整个山峦装点得如诗如画,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花游玩,感受春日的浪漫与美好。
走进杜鹃长廊,仿佛踏入了一片花的海洋。映山红花朵紧紧簇拥在枝头,红的似火、粉的如霞,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微风拂过,花枝轻轻摇曳,送来阵阵芬芳,让人心旷神怡。游客们漫步其中,或拍照留念,或驻足欣赏,沉醉在这烂漫的春色里。
近年来,孛畈镇依托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不仅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也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
映山红不仅扮靓了春日美景,也“映红”了乡村旅游经济。接下来,孛畈镇将继续以花为媒,打造更多特色旅游项目,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王义贞朱桥村:四月牡丹盛开 绽放春日之美
(朱桥牡丹花)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生动地刻画了牡丹的非凡气质与魅力。在4月份的安陆市王义贞镇朱桥村,朱桥牡丹园内的牡丹次第盛开,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牡丹花是在春风中绽放的王者之花,它的盛开总是令人期待,却又总是充满了惊喜,不同于其他花卉的规律性开放,牡丹花的盛开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盛宴,充满了变幻莫测的魅力,阳光倾洒而下,牡丹花簇簇绽放,富丽端庄、婀娜多姿,红色的灼灼如火,白色的玉骨冰心……
赵棚镇伍欣甸园:千亩樱花绘春色 山野静待知音来
近日,赵棚镇团山村伍欣甸园的千亩樱花迎来盛放期,粉白相间的花海随山势起伏连绵流淌,如云似霞层林尽染,与黛色远山、波光水面、金黄油菜相映成趣,将春日的山野装点成一幅锦绣的水墨丹青画卷,吸引众多游客踏春而来,共赴这场浪漫的春日之约。
每年3月,伍欣甸园的十余种樱花都会竞相盛开、次第开放。朵朵樱花缀满枝头、肆意舒展,花瓣轻薄如纸,恰似片片云团簇拥,又似皑皑白雪堆积。微风拂过,满树樱花层层浮动,大片花瓣纷纷扬扬洒落下来,恰似一场“樱花雨落”。游客们三五成群,漫步在樱花小道,徜徉在花海之间,或悠然闲逛,或驻足欣赏,或骑车慢行,或拍照打卡,欢声笑语不时回荡在空中。
盛世闻樱景区:樱未落,春正好
(航拍盛世闻樱景区)
4月初始,春意浓,来盛世闻樱,共同捕捉春天那份最纯粹、最动人的喜悦吧!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盛世闻樱的每一个角落,便是我们旅程的最佳开始。晚樱的粉嫩与娇艳,正以最温柔的姿态等待着你的到来。漫步在樱花林间,不妨放慢脚步,让镜头定格这一刻的温馨与浪漫,记录下孩子与花瓣共舞的纯真笑容,让这份春日记忆成为永恒。
(盛世闻樱“花海鹿岛”)
安陆市巡店镇:千亩桃花开游客踏春来
(巡店桃花)
3月23日,安陆市巡店镇四面村牯牛岗千亩桃花基地,路上车来车往、游人如织。春分时节,正值桃花盛放期,一朵朵、一枝枝、一簇簇桃花含芳吐蕊、肆意盛开,吸引周边乡镇周边县市游客慕名前来踏青赏花。
牯牛岗桃花基地位于巡店镇四面村,地处旅游干道巡洪线的北侧、面积1200亩,由返乡能人刘三投资8000万元建成,基地分五个区间分别种植油桃、毛桃、黄桃、冬桃、蟠桃五个不同品种,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品尝五味园区、观赏五样花海、体验五种感受。而且桃树品种不同,花期、果实成熟期也不相同,游客能够四季看花尚景、摘果尝鲜。
安陆市巡店镇以桃花为题、以文化为媒,大做桃文旅、农文旅文章,将独特的巡检司文化、晒书台文化、白花菜美食文化、柏树黄红色文化融入大旅游建设中。以桃花基地为核心,在旅游主干道烟应线、巡洪线节点处,配套开办民宿旅馆、农家乐消费12家,建设白花菜文化馆、镇史馆、村史馆,复原建设巡检司、晒书台文化遗迹遗址20余处,打造一步一景、移步换景、一景一特色的景点景观,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风味独特的桃花游、文化游、民宿消费游,让游客流连忘返。
据悉,近年来,该镇桃文旅产业蓬勃兴起,年接待桃花游游客6万多人,年旅游产值近亿元,旅游就业2000多人,年人均创收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