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前夕,4月23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以高质量审判保障科技创新服务支点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湖北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及十大典型案例》白皮书,展现湖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效。
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省各地法院全年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5627件,其中“米其林”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嘧啶胺”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李时珍”企业名称案判决书获评中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成绩斐然。
随着互联网与AI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纠纷呈现新特点。此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中,全国首例AI大模型商标侵权案备受瞩目。
《某某公司甲、某某公司乙与武汉某某公司、江西某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显示,2023年4 - 6月,某公司甲、乙陆续发布“通义千问”“通义听悟”AI大模型产品公测,随后发现武汉某公司开办的网站提供多个版本“通义千问”APP下载链接,且多处使用相关字样。某公司甲、乙诉至法院,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偿500万元并消除影响。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武汉某公司行为涉及商品和服务类别与涉案商标核定使用范围相同或类似,侵权标识与权利商标近似,易造成公众混淆,构成商标侵权。一审判决后各方未上诉,该判决生效,有力保护了AI大模型开发者权益,为产业创新筑牢司法保障。
著作权纠纷方面,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审理的《陈某与黄某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同样具有警示意义。学生陈某诉老师黄某将其毕业雕塑作品复制、修改据为己有,黄某以指导为由主张著作权。法院认定,学生独立完成的符合创造性要求的雕塑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学生为作者,教师辅助工作不使其成为作者,黄某二次创作仍构成侵权并承担责任。此案对遏制教师窃取学生智力成果行为起到关键作用。
针对知识产权恶意诉讼问题,《毕某梅与武汉某某公司著作权侵权及因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案》引发关注。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王仁祥介绍,湖北法院多维度发力规制恶意诉讼,建立预警机制与案件数据库,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排除;明确恶意诉讼赔偿责任和范围,加大经济惩罚力度;加强与知识产权部门、行业协会等协作,从源头切断恶意诉讼根源,实现溯源治理。
此次白皮书发布及典型案例解读,不仅展现湖北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果,更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指引,助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法治氛围。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旗等相关人员出席发布会,宣传处处长文燕主持。(刘丹丹)
附: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某某公司甲、某某公司乙与武汉某某公司、江西某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一审案号: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2023)鄂01知民初481号
案例二:深圳某某公司与武汉某某公司、青岛某某公司
侵害著作权纠纷案
一审案号: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鄂01民初4802号
二审案号: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23)鄂知民终560号
案例三:山东某某公司与广水某某合作社、广水某某公司、涂某霖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
一审案号: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2024)鄂01知民初450号
案例四:北京某某公司、某某公司与武汉某某公司甲、武汉某某公司乙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
一审案号: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2024)鄂0111知民初164号
案例五:陈某与黄某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
一审案号: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2023)鄂0111知民初1299号
二审案号: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2024)鄂01知民终18号
案例六:某某公司与襄阳某某会所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一审案号:湖北省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24)鄂06知民初31号
案例七:武汉某某公司与黎某剑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
一审案号: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2024)鄂0192知民初114号
案例八:毕某梅与武汉某某公司著作权侵权及因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案
一审案号: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2024)鄂0102知民初214号
案例九:王某、李某假冒注册商标罪案
一审案号: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坝区人民法院(2023)鄂0591刑初70号
案例十:上海某某公司与襄阳某某公司、 浙江某某公司侵害商标权案
一审案号:湖北省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鄂06知民初332号
二审案号: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23)鄂知民终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