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湖北 > 正文

从青丝到白发,交警老朱的“定军山”岁月

0
分享至

4月21日,

武汉经开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
三中队交警朱剑威像往常一样
穿上警服、戴上警帽,
开启一天的工作。
也正是这一天,
60岁的他迎来了正式退休。
加入三中队的12年来,
扎根在一线的他见证了
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
交通状况的日新月异,
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
人民警察的尽职风范。
和军山新城“共成长”
“那时候路少、路窄,交通秩序相比现在并不好。”朱剑威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刚来中队时军山的交通状况。据了解,2013年4月2日,已经48岁的他正式加入武汉经开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三中队,成为该中队的一名“新警”。据朱剑威回忆,当时军山的黄陵片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开发,施工场地的渣土车、工程车出入频繁,经常会出现超载的情况。群众的交通意识也比较薄弱,时常发生行人闯红灯的现象,这样的交通秩序也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率处于较高的水平。
朱剑威还记得,尽管当时三中队的警力紧张,但他和中队里其他民辅警直面困难,夜以继日地巡逻疏导,耐心劝导违规行为,逐步规范交通秩序,并深入周边社区细致入微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交通状况在中队全员的努力下逐步改善。同时,近十年来,军山的道路变得更多、更宽,交通设施日益完善,车辆通行更加顺畅,当年交通状况已经大为改观。“真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够参与军山的建设并看着它越来越好,是我从警生涯最后十几年最自豪的事。”朱剑威感慨道。

来到军山的12年,朱剑威自己身上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来三中队做交警之前,朱剑威在当时的武汉公共交通分局工作,是一名“反扒”刑警。从刑警到交警,看似只有一字之差,但现实情况并不简单。朱剑威形容自己当时对交警工作是个实打实的“门外汉”,为了提高处理各类交通事故的效率,他必须将相关的交通法律法规烂熟于心,“年纪大了思维没有那么敏捷,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熟悉交通法规,没有什么技巧,就是靠实践一点点积累。”
天命之年来到新岗位重新开始,一路上有太多挑战,但朱剑威从未叫过苦、想过放弃。他日复一日坚持值守一线,在实践中提升能力,靠着和群众坦诚的交流和沟通,赢得了大家的信任。2021年到2023年,朱剑威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公务员”,表彰他在全年取得的优秀工作成绩。
退休前站好“最后一班岗”
2025年2月20日晚,春寒未散,朱剑威和同事们正在黄陵正街夜查酒驾。21时15分,一辆轻型箱式货车在距检查点60米处突然停下,这一异常举动立刻引起朱剑威的警觉。朱剑威与同事快步上前,发现驾驶室内一名女子正慌忙调整座位,而副驾驶座上的男子宗某浑身酒气。

“我都看见您在换座位!”面对朱剑威和同事们的质问,宗某最终承认,当晚他在附近饮酒后冒险驾车,本想通过换座躲避检查,却撞上“老交警”的火眼金睛。经抽血,宗某血液酒精含量高达149.07mg/100ml,属醉酒驾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朱剑威对宗某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违法行为,处以吊销驾驶证、禁驾10年、终身禁驾营运机动车并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
对朱剑威而言,夜查酒驾早已是“家常便饭”。2013年调入武汉经开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三中队后,即便身体欠佳,他仍坚持白天处理内勤、夜晚积极巡查。“夜查酒驾,我来上!”成了他的口头禅。
2025年春节期间,朱剑威和同事接到群众反映,通过视频研判与现场蹲守,多次查处“百吨王”超载问题,打击了超载违法行为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至三四月份,相关路段超载情况较年初大幅改善,这也为他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站好了“最后一班岗”。

“朱警官就是‘革命一块砖’!”三中队辅警杨安娟感慨,每逢任务繁重,朱剑威总是主动请缨。寒风中一站就是数小时,年轻队员都难免疲惫,这位临近退休的老交警却从未退缩,“他总说,穿上这身警服,就得对得起肩上的责任。”
40余年兢兢业业地坚守
2015年,朱剑威在医院查出甲状腺肿瘤,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手术。为了减少复发风险,朱剑威术后每年还需要到医院完成两次复查。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中队将他的工作转为内勤,但是朱剑威仍坚持每周日到路面执勤。因为晚上车辆超载情况多,他也协助同事查超载、查酒驾,最晚的一次干到凌晨四五点才回家休息。2018年,朱剑威的疾病复发,又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医生建议他不要熬夜,但每次晚上执勤的工作他一次也没落下。

为提升居民的交通意识,创造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朱剑威经常进入社区展开工作,清理“僵尸车”,处理老旧小区内消防设施区域的违停情况,还向居民宣传交通安全相关知识。
“朱剑威工作积极,责任心强,是我们中队的标杆。”武汉经开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三中队中队长胡红喜坦言,老朱的坚守感染了许多年轻同事。面对退休倒计时,朱剑威依然每天早早到岗,夜查酒驾、整治交通违法行为、拘留送人、调查案件,样样不落。“干一天就要尽一天责,这是我的本分。”他常对队里年轻人念叨这句话。
朱剑威表示,退休后也会继续铭记着肩上的这份责任,会在所在街道和社区发挥余热,在志愿活动中为保障居民的交通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从青丝到白发,40多年风雨兼程,朱剑威亲历了道路交通管理的变迁,也见证了群众法治意识的提升。退休前最后一个春运、最后一次夜查……他用行动诠释何为“站好最后一班岗”。正如他所说:“只要在岗一天,就要守护平安一天。”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离婚是68岁邓婕一生的痛,继子不争气,养女越来越像丈夫!

离婚是68岁邓婕一生的痛,继子不争气,养女越来越像丈夫!

雪满西山
2025-07-11 17:29:52
狗仔疑曝刘亦菲陈晓曾秘恋,男方承诺为其离婚,一看女方眼睛都亮

狗仔疑曝刘亦菲陈晓曾秘恋,男方承诺为其离婚,一看女方眼睛都亮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07-11 17:08:40
状元郎弗拉格上演独行侠首秀,排场真大,但效率确实有点低!

状元郎弗拉格上演独行侠首秀,排场真大,但效率确实有点低!

田先生篮球
2025-07-11 10:37:46
央一开播!历史大剧又出王炸,戏骨飙演技,《以法之名》请靠边站

央一开播!历史大剧又出王炸,戏骨飙演技,《以法之名》请靠边站

易同学爱谈娱乐
2025-07-12 08:32:00
想赌一把!以色列准备军事行动,公然窜台挑衅中国,中方严正警告

想赌一把!以色列准备军事行动,公然窜台挑衅中国,中方严正警告

葡萄说娱
2025-07-10 14:03:02
尺度惊艳,这部R级神作太震撼了

尺度惊艳,这部R级神作太震撼了

天天美剧吧
2025-06-14 10:42:32
等我老了也要像傅莹这样打扮:白发不染、首饰不戴金,到老都优雅

等我老了也要像傅莹这样打扮:白发不染、首饰不戴金,到老都优雅

小陈聊搭配
2025-07-11 19:50:32
4年重庆满月女婴酣睡不醒,母亲掀开包被后,怒将月嫂推下15楼

4年重庆满月女婴酣睡不醒,母亲掀开包被后,怒将月嫂推下15楼

悬案解密档案
2025-07-10 09:06:03
名记:詹姆斯过去5年一直在比弗利山庄建永久居所 许可就花了三年

名记:詹姆斯过去5年一直在比弗利山庄建永久居所 许可就花了三年

直播吧
2025-07-12 00:27:10
小S二女儿晒海边度假照,S妈向网友求救,愿意付费征友,打脸小S

小S二女儿晒海边度假照,S妈向网友求救,愿意付费征友,打脸小S

娱圈小愚
2025-07-12 08:48:03
太惨了!湖南一蛋糕店搬家,39岁老板被活活砸死,留下3个孩子

太惨了!湖南一蛋糕店搬家,39岁老板被活活砸死,留下3个孩子

明月杂谈
2025-07-11 05:20:21
包工头与食堂大姐相好5年,项目完工提分开,这才意识到晚了

包工头与食堂大姐相好5年,项目完工提分开,这才意识到晚了

磊子讲史
2025-06-28 16:28:57
3台风共舞?有个登陆我国?南北降雨下4天,14日起来更大范围高温

3台风共舞?有个登陆我国?南北降雨下4天,14日起来更大范围高温

环球科学猫
2025-07-12 08:06:16
赖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如今已经不可能拖走了

赖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如今已经不可能拖走了

文雅笔墨
2025-07-12 03:29:00
不对劲!上海虹桥站一背包内惊现大量港币和美元!包主人却失联?

不对劲!上海虹桥站一背包内惊现大量港币和美元!包主人却失联?

环球网资讯
2025-07-12 09:31:39
人社发布,2025年养老金上调2%,调整公式,你的养老金能涨多少?

人社发布,2025年养老金上调2%,调整公式,你的养老金能涨多少?

兴史兴谈
2025-07-11 08:02:00
台专家语出惊人!中国填黄岩岛将遭美军轰炸?三大铁证让美不敢动

台专家语出惊人!中国填黄岩岛将遭美军轰炸?三大铁证让美不敢动

近史阁
2025-07-12 08:46:53
贵出天际的“雪糕刺客”,都倒在了2025年的夏天

贵出天际的“雪糕刺客”,都倒在了2025年的夏天

红网论坛
2025-07-09 18:44:14
首日夺冠,《超人》口碑票房双赢,超人把八戒打懵了

首日夺冠,《超人》口碑票房双赢,超人把八戒打懵了

影视高原说
2025-07-11 07:21:09
“带亲戚小孩出来旅游,一路上非常扫兴”网友:带自己孩子都扫兴

“带亲戚小孩出来旅游,一路上非常扫兴”网友:带自己孩子都扫兴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7-12 09:49:00
2025-07-12 10:32:49

头条要闻

美国出乎意料对哈萨克斯坦下手 被指"与中国有关"

头条要闻

美国出乎意料对哈萨克斯坦下手 被指"与中国有关"

财经要闻

管涛:百年美元信用将崩塌?

体育要闻

从无畏金兰到薪火相传,中国女篮新的花期来了

娱乐要闻

新闻联播镜头下的宋佳面相变了

科技要闻

黄仁勋警示AI风险:没新想法,就集体失业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时尚
家居
健康

亲子要闻

傻傻算不清,还想要零花钱

教育要闻

告别“唯分数”困局:梯次循进理论引领构建和谐教育生态

盛夏最清爽的三组配色,很好看!

家居要闻

生活憧憬 自由浪漫之境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