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寥寥八字
尽显驴肉在美食江湖的
尊崇地位
今日
且跟随记者的脚步
探寻隐匿于运粮湖管理区
老街小巷中的独特风味
老街一隅
有家毫不起眼的小店
店面虽隐蔽
人气却从不缺席
驴骨头、牛骨头一上桌
馥郁香气扑面而来
那滋味堪称一绝!
晨曦初露,当第一缕曙光唤醒小店。店主曹杏花早早起身,赶赴菜市场精心甄选食材。鲜嫩欲滴的果蔬、肥腴饱满的骨头,每一样都要经她亲自把关,才得以登上食客餐桌,只为呈现最新鲜的口感。
踏入厨房,曹杏花手法娴熟地给骨头焯水去腥,举手投足间满是对食材的专注。紧接着,承载岁月沉淀与秘制配方的老卤水惊艳亮相,其色泽深褐、醇厚馥郁,仿若一坛窖藏多年的美酒。
驴骨、牛骨入锅
小火慢炖三个时辰
时光仿若凝滞
卤香丝丝缕缕
轻盈地穿梭于
每一寸骨缝
每一丝肉缕之间
直至二者水乳交融
出锅之际
香味浓郁
弥漫整间小屋
一场味觉盛宴就此开启
“您可别小瞧这驴肉,在肉类家族里,它可是当之无愧的‘贵族’。”曹杏花擦着额头的汗珠,自豪地说道。这驴肉价格稍显“傲娇”,营养价值却极高,富含高蛋白、高氨基酸、低脂、低胆固醇,备受健康追求者的青睐。
曹杏花的过往,恰似一部奋斗史,为这份舌尖上的美味注入灵魂。她原本在当地有份安稳的工作,下岗潮却如狂风暴雨,将生活搅得支离破碎,经济窘迫、前路迷茫,困境如荆棘缠身。可她骨子里那股“倔强劲儿”,似星星之火,从未熄灭。收秸秆、卖果蔬,那些日子,她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用勤劳的双手与命运顽强抗争,虽屡屡受挫,口袋空空,希望之光却从未黯淡。
机缘巧合下,遇到一位四川师傅,曹杏花如海绵吸水,一心扑在卤菜手艺上。她有天赋,又勤奋,厨房成了她施展拳脚的地方,没多久就学成出师,满怀期待地“重出江湖”。
“有一天,我去市场买菜,瞅见满大街的卤菜铺,唯独没有专门做驴骨头、牛骨头的。”回忆过往,曹杏花两眼放光,“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是我的机会嘛!”说干就干,此后日日夜夜,小店灯常亮。她守着炉灶,反复试、不停改,一锅锅卤汁里全是心血和执着。终于,独家秘方出炉,外来的驴肉经她妙手烹制,成了乡亲们的最爱。
八年过去,小店如破土种子,经风历雨,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成了当地吃货们心中的美食地标。如今,江陵、沙洋的“好吃佬”也不惜千里迢迢赶赴这场美味之约。为何?骨头里不止有健康美味,还有曹杏花不服输的劲,是平凡人向命运的“宣战书”。轻咬一口,齿间留香,心间涌起力量,仿若暖阳驱散阴霾,让生活的美好与希望满溢。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店迎来最热闹时刻。驴骨头、牛骨头热气腾腾地上桌,色泽诱人,香气扑鼻。食客从四面八方赶来,围坐一团,欢声笑语交织成烟火人间的乐章。在这里,美食成了情感纽带,串起了陌生人之间的温暖情谊。
“肉吃骨,鱼吃刺,这肉带着骨头才最有滋味。”远道而来的食客们,捏着驴肉细嚼,由衷赞叹。这驴肉入口,鲜嫩爽滑瞬间绽放舌尖,全无油腻、膻味之感,比牛肉口感更细腻娇嫩,仿若梦幻舌尖之旅。“吃一回,这味儿就刻在心底了,忘不了!”言语间满是痴迷和沉醉。
在这小小天地美食与人生相融曹杏花用驴骨头熬出生活的“骨”韵让每一个慕名而来的人在烟火升腾间体悟生活的坚韧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