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出行、物流配送、城市巡查
……
随着
近年来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
武汉公安主动谋划
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从织密监管网络、打造智慧平台
强化实战应用等方面发力
为城市低空安全保驾护航
01规范管理,筑牢安全防线
武汉市公安局紧扣低空经济发展需求,推进相关平台和制度建设。他们搭建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并开展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相关工作。同时,围绕安全标准、备案流程、监管机制等方面内容,推动《武汉市公安局无人机集群飞行表演活动安全监管工作规范》的制定,确保相关表演活动规范有序。
为细化管理,武汉市公安局构建了“市局统筹、警种联动、分局落实”的低空安全监管体系。在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组建空中交通安全监管和大型活动管理大队,承担低空安全监管和组织空中交通管理相关工作;在反恐怖和特警支队设立飞行大队;各区分局同步组建专业队伍,将监管触角延伸至基层。
为保障武汉马拉松等赛事顺利举办,武汉公安提前对赛事沿线及周边空域进行全面勘查,详细了解周边建筑物分布、人员密集区域情况,结合赛事流程,精心规划出赛事期间的禁飞区和限飞区。在赛事举办期间,工作人员实时监测空域状况,对试图闯入禁飞区的无人机及时进行劝阻和处置,确保赛事安全。
02科技赋能,创新智慧监管
目前,武汉公安正在推进低空监管数字化转型,通过组织专业机构设计、专家咨询论证,打造集“飞行态势监控、安全监管”等于一体的智慧监管平台。
记者了解到,该平台可实现“一图尽览”“一网运行”等功能。在一个综合地图界面上,能够清晰展示整个城市的低空飞行态势,包括无人机的飞行轨迹、高度、速度等信息;所有接入平台的设备和系统可以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实时共享,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一旦发现违规飞行的无人机,只需一键操作,即可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武汉市公安局打破“数据烟囱”,进行体系化整合,目前已接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低空共享无人机平台,未来还将对接省级、国家级系统,通过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形成全域覆盖的低空数据网络。此外,引入前沿技术,强化事前预防,确保低空飞行可管可控。
03实战应用,护航低空经济
去年以来,武汉公安在马拉松、长江文化艺术季等大型活动中,劝阻违规飞手130余人次,有效维护了低空秩序。
武汉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在护航低空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持续开展低空经济企业底数摸排工作,组织13家武汉头部低空经济企业“面对面”座谈,宣讲政策法规,听取警企协作建议。同时,对低空经济企业使用的平台、系统、设备等网络资产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网络安全漏洞,消除风险隐患。各区分局网安大队组织民警定期深入辖区内的低空经济企业,对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网络安全宣教、员工网络及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逐一进行检查。
除了加强对低空秩序的管理和服务低空经济企业外,武汉公安积极探索低空警务。赏樱季期间,武昌区分局启用蜂巢无人机系统,无人机自动起降、自主巡航,将武汉大学樱花大道等赏樱核心区域的情况尽收眼底,实时回传人流数据,帮助分局警务指挥部门科学调配警力、展开立体巡防。为防止未经报备的无人机干扰赏樱秩序,警方科学采取预防措施,确保赏樱活动空域安全。
为打造畅通的城市交通环境,武汉公安利用无人机“空中交警”保障大型赛事、活动场馆周边的通畅。去年武汉网球公开赛举办期间,一辆小汽车在三环线下高新大道匝道口突发故障抛锚,停在应急车道。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交通大队的警用无人机通过巡查发现该情况后,及时回传信息至分局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据此精准调警,道路很快恢复畅通。
无人机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缓解了警力压力,更构建起“空地一体”的城市安防体系,为武汉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